[实用新型]一种面板起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7590.5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2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詹强;郑宁生;赵保周;高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讯技术行业的一种面板起拔结构。
背景技术
在通讯行业中,可插拔式小面板在1U盒体结构及多插卡单板中被广泛应用。如图1所示,这是可插拔式小面板的一种典型结构,主要由托盘101与PCB板102组成,托盘101前端为前面板103,前面板103上装有松不脱螺钉104。由于托盘101尺寸小,出前面板器件又密集,经常没有足够空间用于安装起拔器;另外,随着硬件对信号传输容量的需求日益增加,PCB板与背板间的接插件的数量以及接插件自身的针数均有所增加,起拔可插拔式小面板201所需的分离合力也越来越大,加上摩擦力等损耗,可插拔式小面板201的起拔成为一个难题。
图2为可插拔式小面板的应用图示,201表示可插拔式小面板,202表示母板。通过托盘101与母板202上的导轨203配合,可以使插拔式小面板从母板上拔出或插入,便于PCB板102的安装。该小面板的实际分离合力达到了100N以上,采用如图3所示的普通无助力拉手301很难起拔,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只能用徒手拉扯松不脱螺钉104,起拔难度更大,需要浪费大量时间和体力,极大的影响了开发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这种存在大分离合力、又没有足够空间安装起拔器的面板起拔难题,主要采用如图4所示的工装助力拉手401。这种助力拉手有如下优点:起拔力较大,手感较好,不占面板有效空间。但也存在明显缺点:①结构较复杂,专用性强,通用性差,某一款工装拉手只能适用于特定单板的起拔;②体积大,质量重,使用起来比较笨重,且不宜存放和携带;③拉手自身的两个活动件之间摩擦力大,存在无谓的握力消耗;④着力点用在松不脱螺钉上,存在将松不脱螺钉扯坏或扯掉的风险。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成本低廉、可靠便携的面板起拔结构,可以方便的安装在空间狭小的面板上,即使在分离合力较大的情况下,也可轻松的进行分离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板起拔结构,可以方便的安装在空间狭小的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面板起拔结构,包括前面板,前面板为可插拔式小面板的一部分,小面板通过导轨与母板插接,还包括:把手和起拔器,前面板和起拔器通过把手相互连接起来,拉动起拔器时,起拔器挤压母板固定不动的部位形成相对运动。
进一步的,母板固定不动的部位为导轨支撑面。
进一步的,把手和前面板为一体,或者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把手上设置轴孔。起拔器包括起拔器本体和转轴。起拔器本体包括支撑头、起拔器孔和手柄,转轴从起拔器孔穿过,并插入所述把手上设置的轴孔,从而将起拔器与把手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杠杆原理,拉动起拔器手柄,使起拔器支撑头挤压导轨支撑面,该支撑面产生的反作用力使面板的接插件从接插部脱离,实现面板分离。通过合理选择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比,可以用较小的力对分离合力较大的面板进行起拔操作,且装置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成本低廉、可靠便携。
附图说明
图1是小面板典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两插卡单板应用示意图;
图3是带有无助力把手的托盘示意图;
图4是专用工装助力拉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助力起拔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是本实用新型的起拔器本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应用过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起拔后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面板起拔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前面板10、把手20和起拔器40。如背景技术所述,前面板10为可插拔式小面板的一部分,而小面板通过导轨与母板插接。
把手可以和前面板直接制成一体,也可以其他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为一体。本实施例中把手20与前面板通过螺钉22连接,如图6所示。当然,也可在把手上设置外螺纹,板体上设置内螺纹孔,然后把二者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等。把手可以使用现成设计的UTCA把手,也可以另外进行设计。
如图7所示,起拔器40包括起拔器本体42和转轴44。为保证转轴44不从起拔器上滑脱,所述转轴44在两侧之一或者两侧分别设置轴套46,所述轴套46与转轴44沿圆周方向固定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75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