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带机框架的护栏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6834.8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6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汪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1/02 | 分类号: | B65G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2017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带 框架 护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护栏,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安装在管式或带式胶带机的金属框架上的护栏。
背景技术
在管式或带式胶带机的金属框架沿线两侧,通常都需要安装护栏。这是由于胶带机的运输轨道一般是架设在高处,在进行安装或人工维护时,必须保证施工者的安全。
护栏一般由两到三根横杆以及等间距排布的多根纵杆构成。纵杆可以由横截面呈1字形的片状扁钢或横截面呈L字形的角钢制成,在宽度方向上面朝护栏的内外两侧。角钢的刚度显然远大于扁钢,不易被弯折,因此广泛被采用。但比起扁钢,角钢需要消耗更多的钢材,制造成本较高,而且角钢在各个方向上的刚度并非都对结构受力有贡献,是一种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钢材且刚度足以满足使用要求的胶带机框架的护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带机框架的护栏,该护栏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包括:一根沿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上横杆;至少一根沿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横杆,该中横杆位于所述上横杆的下方;以及沿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复数根竖直的纵杆,该纵杆的上端部与所述上横杆相固定连接,中部与所述中横杆相固定连接,下端部与所述框架相固定连接。所述纵杆由一根横截面呈1字形的片状的金属杆构成,包括:基部,该基部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框架的宽度方向同向;以及将所述金属杆的上半部分呈麻花状扭转90度所形成的加固部,该加固部位于所述基部的上方,所述上横杆与所述加固部的上端部相固定连接,所述中横杆与所述基部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具备固定设置在该框架底部且沿该框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槽钢,所述基部的下端部的沿宽度方向与所述槽钢的侧表面相贴合,并通过焊接相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横杆垂直所述基部的宽度方向从所述基部穿过。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横杆包括上下排布的2根,该2根中横杆之间的间距与所述上横杆到位于上方的所述中横杆的距离相等。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纵杆采用1字形的片状扁钢扭转而成,与角钢相比,钢材消耗量很少,制造成本很低。
2、扁钢沿宽度方向的受力很好,而沿厚度方向上的刚度及稳定性则相对较差。通过将顶端扭转90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沿厚度方向刚度较差的缺陷。
3、扁钢安装方便,造型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胶带机框架及其护栏的横截面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护栏的侧视图。
图3是附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框架;2、护栏;3、上横杆;4、中横杆;5、纵杆;6、基部;7、加固部;8、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胶带机框架1及其护栏2的横截面图,附图2为护栏2的侧视图。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对护栏2分设在胶带机的钢质框架1的左右两侧。护栏2由1根上横杆3、2根中横杆4以及沿框架1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根纵杆5组成。
纵杆5由一根横截面呈1字形的片状扁钢构成。该扁钢的下半部分,即基部6的宽度方向与框架1的宽度方向是同向的,这一部分为基部6;扁钢的顶部呈麻花状扭转了90度,形成了一个加固部7,该加固部7的宽度方向与框架1的长度方向同向。
上横杆3与加固部7的上端部固定连接;2根中横杆4均沿框架1的长度方向自纵杆5的基部6穿过,并与纵杆5相固定。上横杆3与中横杆4均为中空的钢管。并且,上横杆3以及2根中横杆4是大致等间距排布的,将纵杆5近似分作了3等份。
原则上,加固部7与基部6之间的扭转位置必须位于上横杆3与最上方的那根中横杆4之间。若护栏2较矮,则中横杆4也可以只有一根,那么扭转位置就必须位于上横杆3与中横杆4之间。
虽然从总体上来说,即使将扁钢的顶部扭转90度,其整体的刚度依然是不如L字形角钢的,但其牺牲的主要是次要受力方向上的刚度。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式,基部6的宽度方向与框架1的宽度方向同向,能够保证纵杆5的主要受力性能达到使用要求,从而节省了材料,十分经济。
从附图1中可以看出,在框架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根槽钢8,该槽钢8的两端均伸出至护栏2之外。纵杆5的基部6的底端焊接在槽钢8的侧表面上,从而将整个护栏2固定在框架1上。
从附图3中能够清楚看到槽钢8与纵杆5之间的连接关系。如附图3所示,槽钢8的侧表面是沿框架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而纵杆5的基部6的宽度方向也与框架1的宽度方向是同向的,所以基部6的表面能与槽钢8的侧表面贴合,然后通过焊接将这两个表面固定在一起。由于接触面大,并且纵杆5是直接固定在槽钢8上的,二者之间不需要借助其他的连接件来固定,所以固定的强度很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68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