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式电动授粉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5882.5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6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舰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电动 授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果树花粉授粉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电动授粉器。
背景技术
当前果花的授粉工作一般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首先要采集花粉,然后把花粉盛放在开口容器里与花蕊进行接触从而达到输粉的目的,这种方式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还容易对花蕊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从而出现次果、畸形果。
目前,还有一种简易的电动授粉器,采用的是传送带输粉方式,这种方式出粉量不均匀,粉量和风量不能进行调节,造成对花粉的浪费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电动授粉器,该授粉器效率高、劳动强度小,能够对粉量和风量进行调节,提高花粉的有效利用率,同时还不会对花蕊造成损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非接触式电动授粉器,它至少包括喷粉管,以及与喷粉管后端连接的手把,其特征是:喷粉管与手把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风叶,风叶侧部有进风口,风叶与微电机同轴连接,喷粉管上固定有给粉电机,给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旋提粉杆,螺旋提粉杆穿过喷粉管,延伸至与喷粉管固定连接的花粉仓内。
所述的花粉仓的底端有花粉仓底盖,花粉仓底盖通过螺纹与花粉仓连接,花粉仓底盖上通过弹簧连接有花粉推进板,花粉推进板与花粉仓内部横截面吻合。
所述的喷粉管前端固定连接有出粉管。
所述的手把底部连接有外接电源线,外接电源线通过手把侧部的点动式按钮分别与微电机和给粉电机电连接。
所述的点动式按钮通过风量调节旋钮与微电机电连接。
所述的点动式按钮通过粉量调节旋钮与给粉电机电连接。
所述的螺旋提粉杆延伸至花粉仓内的距离与弹簧完全伸展的距离之和小于花粉仓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喷粉管上固定的给粉电机旋转驱动螺旋提粉杆转动,从而将花粉仓内的花粉提升至喷粉管内,再通过微电机带动风叶转动,从而将提升至喷粉管内的花粉由喷粉管前端的出粉管吹出授粉,本授粉器仅需按动点动式按钮即可实现授粉,从而提高了效率,使得劳动强度变小,同时增加了风量调节旋钮及粉量调节旋钮,能够自由调节微电机及给粉电机的转速,从而对出粉量及吹风强度实现了调节,由于是非接触式所以不会对花蕊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非接触式电动授粉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带刻度的非接触式电动授粉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粉管;2、喷粉管;3、给粉电机;4、花粉仓;5、手把;6、风叶;7、微电机;8、点动式按钮;9、风量调节旋钮;10、粉量调节旋钮;11、螺旋提粉杆;12、花粉推进板;13、弹簧;14、外接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非接触式电动授粉器主要由喷粉管2、手把5构成,喷粉管2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把5,喷粉管2与手把5形成手枪形授粉器结构,喷粉管2与手把5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风叶6,风叶6与微电机7同轴连接,风叶6侧部设有进风口,微电机7带动风叶6沿顺时针转动时,风叶6输出的风横穿整个圆形喷粉管2。
喷粉管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出粉管1,出粉管1对花粉的输出方向起到导向的作用。
喷粉管2的上端固定有给粉电机3,喷粉管2的下端固定有花粉仓4,给粉电机3与花粉仓4位于同一纵向位置,给粉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旋提粉杆11,螺旋提粉杆11穿过喷粉管2,延伸至喷粉管2下端的花粉仓4内。
花粉仓4的底端有花粉仓底盖,花粉仓底盖通过螺纹与花粉仓4下端连接,花粉仓底盖上通过弹簧13连接有花粉推进板12,花粉推进板12与花粉仓4内部横截面吻合,当花粉仓4内的花粉数量减少出现空隙,在弹簧13的作用下推动花粉推进板12向上运动,将花粉挤压密实;当花粉仓4内的花粉不足,需要添加花粉时,将花粉仓4底端的花粉仓底盖通过螺纹拧开后添加花粉。
螺旋提粉杆11延伸至花粉仓4内的距离与弹簧13完全伸展的距离之和小于花粉仓4的高度,因此在弹簧13完全伸展后螺旋提粉杆11的旋转不会对花粉推进板12造成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舰,未经杨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58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