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5215.7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9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柏龄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柏龄 |
主分类号: | B24B37/04 | 分类号: | B24B37/04;B24B4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唐绍烈 |
地址: | 中国台湾花莲县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 机构 | ||
本案为申请日为2009年9月29日,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研磨抛光装置及其传动机构,申请号为200920183296.X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抛光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适用于石材、地砖以及瓷砖的研磨抛光装置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可用于磨抛、涂抹和腹膜作业的行星式抛磨盘,该行星式抛磨盘具有转盘、磨盘和转轴,该转轴穿过转盘的轴心而固定在转盘上,并驱动转盘转动;该磨盘为多个并可转动地设置在转盘上,其中每个磨盘的非磨抛一侧还连接有齿轮,该转轴上还设有太阳轮,该太阳轮可沿转轴轴向自由滑动,但其周向固定在机架上,使得该太阳轮不能转动,故使得太阳轮和转盘之间产生转速差,并由于该太阳轮与所有齿轮通过同一条传送带而相互传动以及该磨盘均可转动地连接在转盘上,从而带动磨盘实现自转。同时其还设置有张紧轮,从而确保传送带处于张紧的状态而使得各个磨盘的线速度一致。
但是,为了对被加工物的表面进行加工,该磨盘上还会施以诸如金刚石等磨料,从研磨和抛光的理论与实践角度看,该磨盘必须具有足够大的线速度,才能生产满足实际所需切削效果的切削力,这样采用上述结构就必须使得转盘高速运转,才能使磨盘具有磨抛的效用;现有的自转仅能达到让内圈转到外圈而使得磨抛均匀而已,即上述结构产生的真正切削力还必须靠转盘转速来达成,但是由于转盘的体积本来就比较大,从而在动平衡控制上容易出现隐患而使得磨抛效果不理想。进一步,由于该张紧轮的设置不具有对称性,从而会使得整个研磨抛光装置失去动平衡,最终造成整个转盘发生偏摆及振动,进而在磨抛过程中直接影响到被加工物的平坦度、平面度以及光泽度。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磨抛效果不好的缺陷深入研究,并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可应用于研磨抛光装置中,从而实现对同轴线的太阳轮和转盘分别进行动力供应。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传动机构,其中,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该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套设在第二转轴外周并与第二转轴同轴设置。
该主转轴外侧形成法兰盘,该法兰盘沿圆周方向等分地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固定柱。
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都具有动力输入端,该第二转轴的动力输入端突出于第一转轴的动力输入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传动机构可以满足在一个轴上进行两种独立的传动,进而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研磨抛光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传动机构与转盘之间连接关系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研磨抛光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传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传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研磨抛光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研磨抛光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转盘上传送轮的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转盘、太阳轮及磨盘三者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
研磨抛光装置 100 主转轴 1
主转轴动力输入端 11 法兰盘 12
固定柱 13 转盘 2
磨盘 3 传动轮 31
传送带 32 传动轴 33
固定件 34 弹性垫 35
太阳轮 4 次转轴 5
次转轴动力输入端 51 轴承 6
轴承 7 法兰 8
锁牙 9 法兰盘 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柏龄,未经徐柏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5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锈机砂带传动机构
- 下一篇:数控磨削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