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强度玻璃布少胶粉云母带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3739.2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1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海;卜一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立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0 | 分类号: | H02K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16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玻璃 布少胶粉 云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电机或大型发电机组的主绝缘材料,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玻璃布少胶粉云母带。
背景技术
在国内F级中型高压电机和大型发电机组绝缘的制造领域,近年来一直是“中胶VPI”和“少胶VPI”两大技术路线并存的局面。“少胶VPI”相比“中胶整浸VPI”更具有技术优势,更利于产品绝缘厚度的减薄,提高电机比功率。所以,随着国内电机制造水平的不断进步,“少胶整浸VPI”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此种工艺制造的高压电机份额也越来越大。
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的各大电机生产厂家的整体绝缘制造水平相比于国外技术仍有差距,特别是绝缘材料的开发仍无法完全满足技术进步的要求。玻璃布少胶粉云母带作为“少胶VPI”技术的关键绝缘材料之一,国内现有的普通玻璃布少胶带,拉伸强度较低,绝缘包扎后不服贴、绝缘结构不紧密,浸渍固化后的绝缘层的电气强度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玻璃布少胶粉云母带,拉伸强度更高,绕包的绝缘棒绝缘效果更佳,长期耐电寿命显著提高,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强度玻璃布少胶粉云母带,包括云母纸层、补强材料层和环氧树脂胶粘剂层,所述云母纸层两面分别粘贴补强材料层,每一层云母纸层和补强材料层之间是环氧树脂胶粘剂层。
所述云母纸层是定量为160~200g/m2的非煅烧型白粉云母纸。
所述补强材料层是定量为48~56g/m2的电工用无碱玻璃布,每一层的厚度为0.055~0.065mm。
所述高强度玻璃布少胶粉云母带的总厚度为0.15~0.19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使用本实用新型云母带,补强材料使用厚度为0.060mm±0.005mm、定量为48~56g/m2的高强度电工用无碱玻璃布,其经纱密度为20±2根/cm,纬纱密度为22±2根/cm,其玻璃纤维直径明显提高,而经纬纱密度并不提高,使玻璃布表面更密实,提高了玻璃布的拉伸强度,从而提高了整个云母带的拉伸强度,更有利于绝缘的绕包,允许使用更大的张力,使绕包的绝缘层更紧密,从而提高了绝缘层的密实程度和电气强度。
2.使用本实用新型云母带,相比于现有工艺制造的普通玻璃布少胶带,由于使用了更高定量的云母纸,从而保证和提高了云母带中的云母含量(达到65%~75%),使绝缘固化物的长期耐电寿命有显著提高。
3.由于本实用新型云母带的厚度大,较普通0.13mm厚少胶带提高了30%~40%,包绕绝缘时可以减少包绕层数达到相同的绝缘厚度,提高了绝缘制造的工作效率,缩短时间,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高强度玻璃布少胶粉云母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是高强度玻璃布少胶粉云母带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云母纸层2、补强材料层1和环氧树脂胶粘剂层3,所述云母纸层2两面分别粘贴补强材料层1,每一层云母纸层2和补强材料层1之间是环氧树脂胶粘剂层3。
所述云母纸层2是定量为160~200g/m2的506-D非煅烧型白粉云母纸或507非煅烧型白粉云母纸;所述补强材料层1是定量为48~56g/m2的电工用无碱玻璃布,每一层的厚度为0.055~0.065mm。
所制作的高强度玻璃布少胶粉云母带的环氧树脂胶粘剂层3为高强度玻璃布少胶粉云母带总质量的2wt%~15wt%。所述高强度玻璃布少胶粉云母带的总厚度为0.15~0.19mm。
应该用上述中的高强度玻璃布少胶粉云母带(胶含量实测8%,拉伸强度实测186.3N/10mm),包绕模拟线棒(铜制条形棒,尺寸为12mm×40mm×800mm),半叠包云母带7层,绝缘厚度2.4mm,使用不饱和聚酯-环氧-酸酐-苯乙烯型浸渍树脂进行VPI工艺处理,后加热烘培固化,得到模拟绝缘线棒(标记为样品A),按照10kV额定电压进行考评。由本实用新型云母带制作的模拟线棒,其室温介质损耗,介质耗增量,155℃热态介质损耗,击穿电压均处于较好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立电工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立电工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3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虚拟和增强现实系统
- 下一篇:食品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