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流炉的抽风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2993.0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4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4 | 分类号: | B23K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5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流 抽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流炉,尤其是一种回流炉的抽风系统。
背景技术
回流炉是一种加热炉,其通过链式输送机构把将载有电子元件的PCB基板移送至炉内加热,使焊锡熔融从而完全PCB基板和电子元件的焊接,以达到固定电子元件和使电子元件与PCB基板的电气连接的目的。由于锡焊过程中有大量的松香烟雾产生,还有焊料膏、元件及线路板的粘合剂、结合剂和其它成分蒸发,如果它们凝结在线路板上,势必污染线路板,所以回流炉需设置抽风系统,通过抽风系统把挥发性的松香等污染物从回流炉中抽走,现有的回流炉一般包括前排风口和后排风口,前排风口和后排风口通过管道连接后接一风量调节阀,风量调节阀再与抽风装置连接,此时连接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风量调节阀只能统一调节前排风口和后排风口的风量,由于回流炉的前段和后段环境并不一致,前排风口或后排风口的风量也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有所不同,现有技术无法进一步提高PCB基板与电子元件的焊接质量和保证PCB基板的清洁,所以需要重新设计一种能够达到单独控制前排风口和后排风口的风量的抽风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达到单独控制前排风口和后排风口的风量的回流炉抽风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回流炉的抽风系统,包括抽风装置、抽风开关、抽风管道和风量调节阀,回流炉的前后排风口各设置有一风量调节阀,所述风量调节阀通过 抽风管道与抽风装置连接,所述抽风开关与抽风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回流炉的前、后排风口处均设置了一风量调节阀,风量调节阀再分别通过抽风管道与抽风装置连接,所以能够单独控制前排风口和后排风口的风量,实现了根据实际需要对前排风口和后排风口的风量进行分别调整,进一步提高PCB基板与电子元件的焊接质量和保证PCB基板的清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回流炉抽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风量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回流炉;2、排风口;3、抽风管道;4、风量调节阀;41、碟片;42、碟杆;43、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回流炉抽风系统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包括抽风装置、抽风开关、抽风管道3和风量调节阀4,回流炉1的前后排风口2处各设置有一风量调节阀4,所述风量调节阀4通过抽风管道3与抽风装置连接,所述抽风开关与抽风装置电连接,所述风量调节阀4为蝶阀,包括碟片41、碟杆42和旋钮43,碟片41固定在碟杆42上,碟杆42与旋钮43相连,所述碟片41的形状为圆形,并与抽风管道3的直径相适配,手动旋转旋钮43,旋钮43通过碟杆42带动碟片41转动,碟片41角度不同时对应的风量也就不同。
由于在回流炉的前、后排风口处均设置了一风量调节阀,风量调节阀再分别通过抽风管道与抽风装置连接,所以能够单独控制前排风口和后排风口的风量,实现了根据实际需要对前排风口和后排风口的风量进行分别调整,进一步提高PCB基板与电子元件的焊接质量和保证PCB基板的清洁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果把抽风开关设置在回流炉的炉体上,还可以 减少操作人员的移动距离,避免反复来回移动打开或关闭抽风开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南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深南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29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