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撑杆跳高教学与训练可调式升降落地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2400.0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9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明;吕鲁军;王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6/02 | 分类号: | A63B6/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杆跳高 教学 训练 调式 升降 落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撑杆跳高教学与训练可调式升降落地器。
背景技术
撑杆跳高是国际田联、国家体育总局及教育部规定的男、女、青少年、室内外及全能多项比赛,世界田径大赛中收视率最高,也是我国广大体育爱好者最喜爱的田径项目。
撑杆跳高技术结构在田径运动中最为复杂,细小分解技术环节多达19种(1持握杆、2持握杆助跑、3落杆插穴、4攻杆蓄能、5起跳、6挂臂弓步、7挂臂控摆、8挂臂悬垂、9前摆、10后倒举腿、11穿腿、12拉臂、13转体、14倒立、15推手、16勾腿、17后仰、18屈体团身、19落垫)。由于它需要(速度、力量、灵活、技巧、腾空、翻转、空觉位感、体操等)全面优秀的身体素质,加上细小技术衔接较为复杂,施教和训练实践过程中必须分阶段、分解、合成、组合完整技术,将四个不同时期教学过程中19种专项小技术进行统整划分为四大技术环节(第一阶段为1~4个小技术环节,主要是持握杆到攻杆蓄能;第二阶段为5~9个小技术环节,主要是起跳到前摆;第三阶段为10~15个小技术环节,主要是后倒举腿到推手;第四阶段为16~19个小技术环节,主要是勾腿到落垫;)。显然后三大阶段教学与训练必须使用可随意调节升降落地器才能更安全、可靠、节能、节时、消除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快捷地掌握技术动作和专业知识。国际田联竞赛规则规定撑杆跳高落地区是长6×宽6×高0.8米,不得小于5×5×0.8米,比赛场地器材是为比赛设计的,适合于运动员掌握形成娴熟技术行为动力定型规律后使用。它考虑是落差的大小、与比赛中表演性、惊险性、观赏性和安全性,没有考虑初学者无知无为的情况。而教学的理念是在绝对安全下使同学从零点起,用最快的时间掌握专业知识、技术、自我保护意识和娴熟的技术动作。考虑初学者控杆能力差,抛射下落角度、辐射落地弧直径远远大于比赛队员一倍还多,对撑杆熟悉程度蓄能大小释放惯能势能操控能力差,使用比赛场地将十有八、九损伤。因此,目前比赛用器材不具备科学施教训练过程中泛化、分化、自动化、动力定型各阶段要求器具化随意调节自由升降、安全、可靠的要求,不能使运动员分解、合成、快捷组合成完整的技术,不能解决因教学与训练产生的恐高症及心理障碍,无法增加练习密度、强度、缩短教学与训练周期,不能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运动成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科学合理,遵循教学原理,针对性地找出在教学与训练中有实效,便于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引领指导操作施教各个阶段、环节、统整、分解、合成、优化组合完整技术动作,且安全、可靠、准确、到位、节能、节时、消除心理障碍、提高教学质量和运动成绩、缩短教学与训练周期、解决撑杆跳高这一项目特殊复杂繁多的细小技术,将不同阶段的技术化整为零,实施教训过程中行之有效、可随意调节、自由升降的撑杆跳高教学与训练可调式升降落地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撑杆跳高教学与训练可调式升降落地器,它包括主落海绵体,主落海绵体正前面设有插穴口;在插穴口两侧分别对接一个分落地区,在主落海绵体周边设有保护装置;主落海绵体底部设有主支撑装置,主支撑装置与液压升降装置连接。
所述主落海绵体为硅胶面包裹的海绵;主落海绵体后端为半圆弧形;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位于半圆弧形后端上边缘的上凸保护边,以及主落海绵体两侧带有若干凹槽的上凸保护边,在凹槽内设有尼龙绳,尼龙绳上包裹硅橡胶面;主落海绵体两侧前端各有一个小凹口,主落海绵体上还铺有保护与衔接垫。
所述主支撑装置包括主钢框架,主落海绵体通过玻璃钢托盘与主钢框架固连,主钢框架与液压升降装置连接。
所述玻璃钢托盘底部设有若干个排气孔,玻璃钢托盘与主钢框架之间有高压橡胶垫,主钢框架底部与液压升降装置连接。
所述分落地区有两个,均为矩形三角台海绵体;它们固装在各自的分支撑装置上;所述分支撑装置为分钢框架,矩形三角台海绵体外包裹硅橡胶面。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柱、至少一个液压升降顶和相应的电子遥控开关;各个支撑柱和液压升降顶上部分别设有上法兰盘与主支撑装置配合,底部则设有下法兰盘与地面固定;各支撑柱包括套装在一起的支撑柱内柱和支撑柱外柱,在支撑柱外柱上设有电磁锁扣;液压升降顶包括套装在一起的液压顶内柱和液压顶外柱;液压升降顶与电磁锁扣与电子遥控开关配合。
所述保护与衔接垫形状与主落海绵体和分落地区形状相配合,它以海绵为主体外部包裹皮革或帆布,其上设有0.01~0.02米厚的羊毛毯并印有安全色标,色标以主落海绵体插穴口中心点为圆心,分别以1米、2米、2.5米和3米为半径画半圆弧,弧内为兰、绿、黄、红弧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2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架绕轮式折叠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带吊床的单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