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化潜流人工湿地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1738.4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4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唐仲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仲湖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潜流 人工 湿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强化潜流人工湿地,属于污水水体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水污染及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以我国为例,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量与日俱增,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各类水体(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引起水环境极度恶化,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民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实践证明,解决水污染及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一项耗资巨大而又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目标、多学科配合,综合分析才能制定出最佳方案。就我国的经济实力而言,多数情况下,污水处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往往是选择方案时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以活性污泥法为代表的生物处理工艺目前已发展到较高水平,技术上日臻成熟,对水污染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的活性污泥工艺仍存在着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且主要以去除碳源污染物为目的,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率则较低,经处理后的出水排入水体仍将引起“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集生态性、高效低耗、景观观赏性于一体的生态处理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废水处理,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污水在人工湿地中流动方式的差异,人工湿地可以分为表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的运行方式最为接近自然湿地,污水从湿地表面流过,具有很好的区域生态效益,投资少,操作运行管理简单,但其缺点同样明显,占地面积大,水力负荷低,无法充分利用填料及丰富的植物根区的处理能力。在潜流湿地中,污水在填料层中缓慢流动,一方面利用了人工介质上附着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根系及土壤和填料截留等作用,另一方面污水不在表层流动,不会滋生蚊虫,没有异味,保温性能好,受气候条件影响小,但其投资要高于表面流人工湿地,操作管理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然的、水力负荷高、操作维护方便、污染物综合去除效果好、环境安全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生态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化潜流人工湿地,包括格栅井、一级氧化塘、二级氧化塘、潜流湿地池。格栅井通过输出泵、管道与一级氧化塘相连,一级氧化塘分别通过输出泵、管道与二级氧化塘相连,二级氧化塘分别通过输出泵、管道与潜流湿地池相连接。
所述格栅井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格栅井内从进水口到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粗格栅及细格栅;
所述氧化塘分为一级氧化塘和二级氧化塘;
所述污水处理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潜流人工湿地;潜流湿地底部及四壁均设有防渗层,潜流池内填充有人工生物介质填料层,该人工生物介质填料层由下到上位碎石石灰层、碎石层、稻草层及添加有微生物并种有植物的混合层,该混合层包括所述河砂、沸石、壤土及钢渣,所述稻草层上铺设有若干道间隔排列的布水管道,布水管道上开有出水孔,布水管道周围设置有固定布水管道用碎石层,该碎石层与混合层之间设置有稻草层;所述潜流池底部铺设有若干道集水管,布水管道、集水管分别与污水处理分系统的进水管、出水管相连。
进一步,所述河砂、沸石、壤土及钢渣按体积比为1/0.2/6/0.2的比例混合。
进一步,所述固定布水管道用碎石层上设有保温介质层。
进一步,所述碎石石灰石层的粒径为15-60mm。
进一步,所述碎石层的粒径为15-60mm。
进一步,所述固定布水管道用碎石层截面为正梯形。
进一步,所述固定布水管道用碎石层的碎石粒径为15-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仲湖,未经唐仲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17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加热杆接线装置
- 下一篇:大型服装加工工作台的电线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