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架焊瘤去除操作把手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1339.8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8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柳杨;陈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13 | 分类号: | B23K9/013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张先芸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去除 操作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摩托车车架表面焊瘤进行去除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在摩托车车架焊接过程中,零部件表面经常出现因焊接操作掌控不佳造成的焊瘤存在,这些焊瘤一般体积较大。对于一般的较小焊接飞溅物一般可以采用錾子剔除或者小型打磨机进行打磨去除,而对于较大体积的焊瘤,如果采用打磨机进行打磨,则操作时间较长,效率低,效果不好,如果采用錾子进行强行剔除,则容易在剔除过程中产生裂纹,直接导致焊瘤存在部位的焊接强度下降,在车架使用过程中,这些裂纹会在受力时应力集中,裂纹持续扩展,甚至断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焊瘤去除装置来解决使用一般焊瘤去除方法存在的效率低、效果差、焊缝产生裂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用于去除焊瘤的车架焊瘤去除操作把手,采用该车架焊瘤去除操作把手去除焊瘤,具有方便、快捷、效果好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架焊瘤去除操作把手,包括一可用于电弧焊的操作把手本体,其特点在于,操作把手本体上,圆形碳棒夹持处向绝缘橡胶套一侧相邻处,夹持设置有一压缩空气喷管,压缩空气喷管前端喷嘴处斜指向圆形碳棒前端,压缩空气喷管后端连接有与空气压缩机相连的软管。
本技术方案中,是在现有的电弧焊操作把手上增设了一个压缩空气喷管装置,喷管在轴向方向可以随着普通直流圆形碳棒的长短而进行自由调节,进而通过电弧焊加热并采用压缩空气冲击的方式去除焊瘤。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操作时,需要一台普通电焊机和空气压缩机作为外围设备联合使用。使用时,操作把手通过电源线与电焊机正极连接,电焊机负极和工件相连,软管与空气压缩机相接。直接采用电弧焊的方式对焊瘤加热令其熔化,熔化的焊瘤金属液体在集中的强有力的压缩空气流吹力作用下,形成微小的颗粒飞溅物散开,直至整个焊瘤去除完毕。其中,电焊机的作用是为焊瘤提供焊接电弧热能,所述压缩空气输送管是为焊瘤去除装置提供吹力动能,同时能够对车架焊瘤区的周围进行吹气冷却,防止热量过大扩散,引起车架过变形。
作为优化,所述操作把手本体中部还设置有一抱箍,软管一端固定于抱箍后再与压缩空气喷管相连。这样可以防止软管在工作过程中与高温下的工件接触,进而被烫伤造成漏气,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弧作为热源,使焊瘤瞬间熔化,同时采用压缩空气对熔化的焊瘤进行高压快速吹喷,将焊瘤金属液直接吹走,与采用打磨机对焊瘤进行打磨去除的方法相比,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采用电弧熔化焊瘤,使得焊瘤的去除是处于液态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裂纹,同时适当的热处理也有利于消除焊缝本身在成型过程中存在的内应力,与采用錾子剔除焊瘤的方法相比,有效地避免了使用冷处理方法的过程中产生裂纹的问题,焊接强度和焊缝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该实用新型装置具有结构轻巧,操作简便、快捷,高效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车架焊瘤去除操作把手,包括一可用于电弧焊的操作把手本体1,其中,操作把手本体1上,圆形碳棒2夹持处向绝缘橡胶套6一侧相邻处,夹持设置有一压缩空气喷管3,压缩空气喷管3前端喷嘴处斜指向圆形碳棒2前端,压缩空气喷管3后端连接有与空气压缩机相连的软管4。所述操作把手本体1中部还设置有一抱箍5,软管4一端固定于抱箍4后再与压缩空气喷管3相连。使用时,本车架焊瘤去除操作把手通过正极电源线8与电焊机9正极相连,工件11通过负极电源线10与电焊机9负极相连。具体地说,是在操作把手本体1末端设置一电源连接螺栓7,电源连接螺栓7直接与正极电源线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13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割炬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换式丝锥装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