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灭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9500.8 | 申请日: | 201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1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方楚先;赵红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兰德森茂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5/02 | 分类号: | A62C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710043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减少后坐力,甚至无后坐力的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超音速灭火装置或者是跨音速灭火装置,大多是轴向喷放的,因此一定会产生后坐力,如果启动时后坐力太大而导致灭火器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在大空间使用的灭火装置,应不以减弱向前的推力来满足减小后坐力,但是随着灭火器希望的干粉喷量越大,速度越快,将会导致越来越大的后坐力,使得一定强度内的建筑使用受限。
例如,现有的超音速干粉灭火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引发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启动,在燃气发生器内形成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多孔件上面的喷孔,将气流加速为超音速气流,超音速气流将干粉扰动、冲击进一步粉碎,细化后高速冲向火场灭火,随之而产生了后坐力。
因此由于很大的后坐力的存在,使得干粉灭火装置的使用范围被限定,而且很难实现在一个空间排布多个灭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灭火装置的缺陷,提供一种灭火装置,实现灭火装置工作时只有微小的后坐力,甚至无后坐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包括:
壳体;
顶盖,所述顶盖固定在所述壳体顶部,并且所述顶盖内具有减少后坐力的缓冲腔;
多孔件,固定在所述顶盖上,容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多孔件和顶盖形成的燃烧室与所述缓冲腔相导通。
所述灭火装置还包括:引发器,固定在所述顶盖上,容置在所述多孔件和顶盖形成的空腔内;挡板,封接在所述壳体底部开口。所述缓冲腔通过拉瓦尔孔与所述燃烧室相导通。
所述缓冲腔为一个环形空腔。所述缓冲腔为环状同心排列的数个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为沿圆周排列的数个缓冲腔。所述数个缓冲腔相导通。
因此,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利用顶盖的缓冲腔实现了微后坐力,所以提高了灭火装置的使用安全性,能进一步提高灭火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的顶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的多孔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的喷孔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的接线柱式启动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的缓冲腔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的缓冲腔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的缓冲腔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的缓冲腔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为了降低灭火装置动作时所产生的后坐力,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对燃气发生器的改进而实现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灭火装置具体包括:壳体1、顶盖2和多孔件3,顶盖2固定在壳体1顶部,并且顶盖2内具有缓冲腔20;多孔件3固定在顶盖2上,容置在壳体1内,并且多孔件3和顶盖2形成的燃烧室30与缓冲腔20相导通。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对顶盖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顶盖内设置了缓冲腔来降低灭火装置动作时的后坐力的。缓冲腔与燃烧室是导通的,在灭火装置动作时,该缓冲腔可以容纳部分燃气,这些燃气按与灭火剂干粉运动相反的方向高速进入缓冲腔。根据冲量守恒定理,干粉的动量被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高速气流抵消一部分,这样降低了灭火装置动作时的后坐力。
再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灭火装置还包括引发器4和挡板5,并且再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的顶盖结构示意图,缓冲腔20通过拉瓦尔孔21与燃烧室30相导通的。
具体的,顶盖2的顶部中间有一罗纹孔,在该螺纹孔中装入一个接线柱式启动器7,顶盖2的内部设有缓冲腔20,在顶盖2的底部有一圆环形凸端,多孔件3为外凸圆弧曲面形,其上端与顶盖2的底部的圆环形凸端相连接。壳体1为一圆弧喇叭型体,壳体1的侧面与顶面间为弧形连接;壳体1的下端与顶盖2和多孔件3相结合,下端由挡板5封闭,在壳体1内充填以灭火介质6,例如干粉灭火剂。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的多孔件的示意图,在多孔件3的弧形曲面上分布有若干喷孔31,喷孔31设计为在地表情况下的喷口静压力等于地表处的大气压力,与外界的压力差为0,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的喷孔的示意图,喷孔31的形状包括外扩的钟形部分310和内缩的弧形部分311,钟形部分310和弧形部分311之间为圆滑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兰德森茂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兰德森茂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95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