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井液振动筛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8117.0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5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吕合军;宰艳玲;顾红伟;董合建;吴梅;齐东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21/01 | 分类号: | E21B21/01;B07B1/2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振动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井液振动筛,属于石油钻井泥浆固相控制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钻井液振动筛是钻井泥浆固相控制中第一级分离设备,它是整个固控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工作的好坏将影响下级设备的分离效果,目前,钻井液振动筛正在向超细目方向发展。
现有的各种钻井液振动筛普遍使用单层筛框,少数使用双层筛框。单层振动筛有以下缺点:1、筛网目数低、寿命短,如果筛网目数越高,筛网的丝径越细,大直径的岩屑颗粒很容易损坏筛网; 2、筛分面积小,处理量小。
为了克服上述单层振动筛存在的技术缺陷,专利号为200620030155.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钻井液振动筛,这种振动筛由激振电机、电机座板、上层筛框、下层筛框、导流板、导流板隔板、渡槽、调整框、减振弹簧、上层筛框侧板、下层筛框侧板、液压缸、底座、上层隔板、下层隔板、流量调节板组成。其缺点是上层筛箱为小筛箱,处理面积约是下层筛箱的一半,同样难以满足处理大排量泥浆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筛网目数低、寿命短,难以满足处理大排量泥浆要求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钻井液振动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设计方案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筛框、筛网、导流板、泥浆分流板、隔板、挡板组成,筛框分为上层筛框、中层筛框、下层筛框三层,分别焊接在筛箱后侧板、筛箱左侧板、筛箱右侧板上;筛箱后侧板为阶梯形,在其垂直面上开有上层排浆孔、中层进浆孔、中层排浆孔、下层进浆孔;导流板分为上层导流板和中层导流板,分别焊接在筛箱后侧板、筛箱左侧板、筛箱右侧板上。
所述的上层筛框上安装粗筛网,中层筛框和下层筛框上安装细筛网。
本实用新型设有三层筛框,通过上层筛框处理掉泥浆中的粗颗粒,泥浆中的极小固相颗粒由中层筛框和下层筛框筛分排出,因此,筛分面积大、处理量大,能有效减轻筛网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满足钻井工程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a-a向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b-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和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由筛框、筛网、导流板、泥浆分流板、隔板、挡板组成,筛框分为上层筛框1、中层筛框2、下层筛框3三层,分别焊接在筛箱后侧板6、筛箱左侧板20、筛箱右侧板21上;筛箱后侧板6为阶梯形,在其垂直面上开有上层排浆孔7、中层进浆孔8、中层排浆孔14、下层进浆孔16;导流板分为上层导流板4和中层导流板5,分别焊接在筛箱后侧板6、筛箱左侧板20、筛箱右侧板21上。
所述的筛箱后侧板6上的上层排浆孔7、中层进浆孔8、中层排浆孔14、下层进浆孔16均为长方形。
所述的泥浆分流板分为左泥浆分流板9和右泥浆分流板19,分别向下倾斜焊接在筛箱后侧板6和挡板10之间。
所述的隔板分为上水平隔板11、中水平隔板13、下水平隔板15、左竖直隔板17、右竖直隔板18,上水平隔板11焊接在筛箱左侧板20与右竖直隔板18之间;中水平隔板13焊接在左竖直隔板17与右竖直隔板18之间;下水平隔板15焊接在左竖直隔板17与筛箱右侧板21之间;左竖直隔板17焊接在上水平隔板11与下水平隔板15之间;右竖直隔板18焊接在右泥浆分流板19与中水平隔板13之间。
所述的挡板10上开有挡板开口12,与中层排浆孔14相连通。
所述的挡板开口12为长方形。
将本实用新型安放在施工现场的锥罐上,由井内返回井口的泥浆液A通过上层筛框1上的粗筛网分离后,排出大颗粒岩屑D,筛分出的液体B流入上层导流板4,由上层导流板4导流返回筛箱后部,穿过上层排浆孔7经左泥浆分流板9、右泥浆分流板19分流后成为B1、B2两等份,B1穿过中层进浆孔8通过中层筛框2上的细筛网分离后,排出细颗粒岩屑E,筛分出的液体C1流入中层导流板5,由中层导流板5导流返回筛箱后部,穿过中层排浆孔14,继而穿过挡板10上的挡板开口12流入锥罐;B2流入下层进浆孔16通过下层筛框3上的细筛网分离后,排出细颗粒岩屑F,筛分出的液体C2直接流入锥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8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柱解封用液压助力器
- 下一篇:电泵电缆油管扶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