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牛羊用奶道栓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7660.9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7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侯世忠;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世忠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羊 用奶道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栓,尤其涉及一种牛羊用奶道栓,具体适用于畜牧上对牛羊乳房疾病的治疗。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用于牛羊乳房疾病治疗的奶道栓只能起到物理隔离的护理作用,而药物治疗作用则甚微。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548599Y,授权公告日为2003年5月7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畜牧兽医的奶道栓,包括柱状的栓体,栓体的长度为10-70mm,直径为1-5mm,栓体的长度还可以为30-60mm,直径为2.5-3.5mm;栓体有至少一层的药物释放层。虽然该实用新型不仅操作简便、快捷,成本低廉,而且提高了治疗效果,能够更好地抑制乳房中的病菌,但其柱状栓体的固定效果不好,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滑出,且其药物释放层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先释放外层药物,然后才能释放内层药物,治疗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定效果不好、治疗效果较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固定效果较好、治疗效果较佳的牛羊用奶道栓。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牛羊用奶道栓,包括栓柄、栓体与栓头,所述栓柄与栓体相连接,栓体的另一端与栓头相连接,且栓头为锥体结构;所述栓体为螺旋型柱状结构,所述栓柄为圆柱体,且栓柄与栓体的长度之比为1∶15-1∶30。
所述栓柄与栓体的长度之比为1∶20-1∶25。
所述栓柄的长度为2.5mm,栓体的长度为60mm。
所述栓体为层状结构,包括外皮层与药物层,药物层中至少包括一层药物。
所述药物层中包括两层药物,分别为快速释放层与缓慢释放层,缓慢释放层通过内导口与外皮层相通,快速释放层通过外导口与外皮层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牛羊用奶道栓中的栓头为锥体结构,栓体为螺旋型柱状结构,栓柄为圆柱体,且栓柄与栓体的长度之比为1∶15-1∶30,使用中,通过控制栓柄从而驱动栓体进入治疗体中,由于栓体为螺旋型柱状结构,固定效果较好,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滑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效果很好,不容易滑出。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牛羊用奶道栓中的栓体为层状结构,包括外皮层与药物层,药物层中可包括两层药物,分别为快速释放层与缓慢释放层,缓慢释放层通过内导口与外皮层相通,快速释放层通过外导口与外皮层相通,使用中,快速释放层与缓慢释放层可同时通过外导口、内导口与外皮层相通,从而可以同时进行治疗,可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治疗效果较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栓体的剖面图。
图中:栓柄1,栓体2,外皮层21,药物层22,快速释放层23,缓慢释放层24,栓头3,内导口4,外导口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牛羊用奶道栓,包括栓柄1、栓体2与栓头3,所述栓柄1与栓体2相连接,栓体2的另一端与栓头3相连接,且栓头3为锥体结构;所述栓体2为螺旋型柱状结构,所述栓柄1为圆柱体,且栓柄1与栓体2的长度之比为1∶15-1∶30。
所述栓柄1与栓体2的长度之比为1∶20-1∶25。
所述栓柄1的长度为2.5mm,栓体2的长度为60mm。
所述栓体2为层状结构,包括外皮层21与药物层22,药物层22中至少包括一层药物。
所述药物层22中包括两层药物,分别为快速释放层23与缓慢释放层24,缓慢释放层24通过内导口4与外皮层21相通,快速释放层23通过外导口5与外皮层21相通。
使用时,通过栓柄1将栓体2送入治疗体中,该过程中,通过锥体结构的栓头3以及螺旋型柱状结构的栓体2可以很简易的将奶道栓送入治疗体中,同时,栓体2的螺旋型柱状结构可以防止奶道栓再次滑出,进入后,药物层22中的快速释放层23与缓慢释放层24同时通过外导口5、内导口4与外皮层21相通,然后同时渗透入治疗体中进行治疗。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操作简易,而且稳定效果较好、治疗效果较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世忠,未经侯世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76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