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辐射手机套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7414.3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8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郑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景良 |
主分类号: | A45C11/24 | 分类号: | A45C11/24;H05K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辐射 手机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套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辐射手机套。
背景技术
手机是人们最常用的通迅工具,为了携带方便同时也防止手机丢失,手机套流行于手机用户群体中,其主要为佩带于腰间和悬挂于胸前两种,使用量大,且款式、材质多种多样,但是大部分是无防辐射设施;目前,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使用手机时,高频电磁波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针对手机的高频电磁波辐射问题,已有设计的防辐射手机套问世,主要是通过利用金属箔板或是镀金属层或是镶金属颗粒等方式去反射电磁波,从而有效地降低辐射强度,可是,设置有金属箔板的防辐射手机套,不方便手机的取出及放回,不方便洗涤,同时也不能在保持通迅的状态下最大限度地防辐射;镀金属层防辐射手机套,不方便洗涤,且不耐用;镶金属颗粒的防辐射手机套,不方便洗涤,同时也不能在保持通迅的状态下最大限度地防辐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大方、美观实用的防辐射手机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辐射手机套,其既能保持通迅信号畅通又能最大限度地防辐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防辐射手机套,包括有手机外套和内衬于该手机外套内的防辐射衬里,该手机外套内壁设置有一连接片,该防辐射衬里的开口周缘连接于该连接片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衬里系采用db值为20至40之间的金属纤维混纺布料制成的衬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衬里系银纤维混纺布料制成的衬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机外套之开口处设置有一弹性编织环,该弹性编织环为双层结构,包括有外层弹性编织环和内层弹性编织环,前述连接片连接于该内层弹性编织环之下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层弹性编织环之下端与内层弹性编织环之下端相缝接于第一缝接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衬里包括有衬里主体和衬里主体上端向外反折延伸而成的折片,该折片的上端与手机外套之连接片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折片的上端与手机外套之连接片系缝接于第二缝接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机外套系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手机外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片之下端与手机外套之内壁分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机外套呈长方体立式,其内部设置有具有单边向上开口的第一容置腔;该防辐射衬里之内部设置有由衬里主体围合而成的、具有单边向上开口的第二容置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主要系将衬里连接于手机外套内壁的一连接片上,一方面使得手机套之内、外表面均看不到缝接痕迹和压线,提高了手机套内、外表面的平整度、美观度;另一方面,较传统之压线缝接于开口处,更能保证手机套开口部位的松紧功能及提高手机外套与衬里之结构连接强度。
其次,防辐射衬里选用db值为20至40之间的金属纤维混纺布料,从而在保证通讯畅通的状态下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机辐射;
再次,防辐射衬里选用银纤维混纺布料,其具有抗菌、防静电等特性,使用时更加舒适健康;
以及,该手机外套之材料均为弹性材料,其长度、宽度可自由伸缩,即可根据手机大小调整,从而适用于各种类型之手机。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截面示图;
图3是图2之局部放大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手机外套 11、弹性编织环
111、外层弹性编织环 112、内层弹性编织环
12、连接片 13、第一容置腔
14、第一缝接处 20、衬里
21、衬里主体 22、折片
23、第二容置腔 24、第二缝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手机外套10及内衬于手机外套里面的防辐射衬里20,该手机外套内壁设置有一连接片,该防辐射衬里的开口周缘连接于该连接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景良,未经郑景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74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