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星减速器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6883.3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8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王雍杰;王秋华;李忠恕;杨中胤;洪介立;卢奕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麒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钟毅虹 |
地址: | 3639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减速器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器的传动机构改进,尤其指卷门机行星减速机构内部传动机构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卷门机行星减速机构内部传动机构如图5所示,该三级减速的行星减速器,其输出端行星架1’和三级太阳轮2’,以及二级行星架3’和二级太阳轮4’,输入端齿轮轴6’和一级行星架5’在运转过程中都是有端面间的摩擦,这样不可避免的要产生磨损和带来噪音,有磨损就有机械能量的损耗,降低整机减少电机的使用寿命。卷门机行星减速器行星架与太阳轮传递动力时,通常是面接触,这样摩擦阻力大,传动噪音大,连接件容易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行星减速器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的摩擦阻力减小,传动效率提高,节约了不必要的能源损耗,提高了连接件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行星减速器传动机构,其由一组以上的行星架与太阳轮配合传动连接, 一组以上间隙配合传动连接的盲孔与凸柱连接所述的行星架与太阳轮,所述盲孔内容置有滚珠,凸柱抵顶于该滚珠作点接触滚动摩擦运动。
所述的行星减速器的一级行星架对应一级太阳轮上设置的盲孔设置有凸柱,与该一级太阳轮上设置的凸柱配合传动的盲孔设置于下一级太阳轮上;与末级太阳轮上设置的盲孔配合传动的凸柱对应设置于上一级太阳轮上。
所述的行星减速器的一级行星架对应一级太阳轮上设置的凸柱设置有盲孔,与该一级太阳轮上设置的盲孔配合传动的凸柱设置于下一级太阳轮上;与末级太阳轮上设置的凸柱配合传动的盲孔对应设置于上一级太阳轮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减速器传动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行星架与太阳轮传递动力时,会产生面接触而导致构件易损,传动阻力大、传动噪音大的技术难题。该减速器传动机构于行星架与太阳轮之间采用滚动连接方式,其由一内放置有钢球的盲孔、和一小于该盲孔的凸柱之间的间隙配合传动来保证行星架与太阳轮的联接位置在中心,实现了行星架和太阳轮的点接触滚动摩擦。本实用新型还改变了现有技术中输出端行星架与传动轴的简单固定连接方式,其在输出端行星架上采用双轴承结构,使输出传动平稳,保证了减速器的独立性、完整性、耐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输出端行星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珠与太阳轮装配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的行星减速器的一级行星架对应一级太阳轮上设置的盲孔设置有凸柱,与该一级太阳轮上设置的凸柱配合传动的盲孔设置于下一级太阳轮上;与末级太阳轮上设置的盲孔配合传动的凸柱对应设置于上一级太阳轮上。
或于行星减速器的一级行星架对应一级太阳轮上设置的凸柱设置有盲孔,与该一级太阳轮上设置的盲孔配合传动的凸柱设置于下一级太阳轮上;与末级太阳轮上设置的凸柱配合传动的盲孔对应设置于上一级太阳轮上。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3所示的行星减速器传动机构,其由一组以上的行星架与太阳轮配合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示出的是一个三级减速的行星减速器。如图3、4所示,该三级行星减速器于一级行星架1上设有凸柱11,于一级太阳轮2上设有与凸柱11间隙配合传动的盲孔21;于二级行星架3位置,对应一级太阳轮2上设有的凸柱31,于二级太阳轮4上设置有与该凸柱31间隙配合传动的盲孔41;于末级行星架5位置,对应二级太阳轮4上设有的凸柱51,于末级太阳轮6上设置有与该凸柱51间隙配合传动的盲孔61。所述的凸柱与盲孔可交换位置设置。如图3、4所示, 于所述的盲孔21、41、61内分别设置有钢珠7、8、9。如图1所示,当行星架与太阳轮相对运动时,凸柱11、31、51分别抵顶于钢珠7、8、9作点接触的滚动摩擦运动。
如图2所示,为使该减速器输出传动更平稳,本实用新型于该行星减速器的输出端行星架设有供双轴承12容置于其中的腔室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麒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麒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68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转窑煅烧系统焦粉回收装置
- 下一篇:斜坡轨道地辊安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