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管内壁除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5101.4 | 申请日: | 201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8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于启武;李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康贝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管 内壁 除垢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管线除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油管内壁除垢装置。
二、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中,通过在地层内埋设的套管和井下油管连接抽油机带动抽油泵进行抽取。当油田开发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油管内结垢成为制约油田原油生产的重要因素。这些污垢是油井中析出的矿物沉淀物,它可以沉淀在油管、射孔眼和地层等地方。随着油管使用时间的增长,其内壁附着的污垢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大。一是造成油管内径缩小,使内径达不到规定要求。从而导致流阻变大,同样功率情况下,流量变小;二是在油井作业或抽油机生产过程中,一旦有抽油杆等硬物碰到油管内壁造成“偏磨”或者油管有轻微变形都会造成油管内壁锈垢混合物掉入井底,极易堵塞抽油泵凡尔,使抽油泵不能正常工作,从而不得不进行重新作业,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影响油井产量。所以如何除去油管内壁锈垢混合物是困扰油管修复行业多年的疑难问题。
目前使用的几种除垢方法的技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1、化学方法:到目前为止,用化学方法进行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蚀和各种污垢的方式,尽管有很多种类。最常规、最简单实用的还是用各种酸类药剂进行。其它的化学剂有的除去效果不理想,有的造价过高。用酸洗油管进行除垢最大的缺点是在酸洗过程会破坏油管外壁的金属氧化膜,随后对油管外壁造成严重腐蚀,影响油管的力学性能,缩短其使用寿命。同时,还难以避免的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酸洗方法已被淘汰。
2、钢丝研磨除垢方法:该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具体是按油管内径尺寸配制一个钢丝盘,通过机械装置使油管和钢丝盘之间产生相对运动,靠摩擦力对油管内壁的污垢进行去除。这种方法存在两个缺点,一是因钢丝硬度不能太大,如果硬度太大,则钢丝盘进入油管困难。然而,钢丝硬度小了,又会使除垢效果不理想。二是由于固定到钢丝盘上的钢丝密度有限,很容易造成除垢不彻底,在油管内壁上很多“线纹”。当油管使用时,油管内壁由于除垢不彻底,而剩余的污垢更容易落到油井底部造成危害。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非常彻底、干净地清除油管内壁的油管内壁除垢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油管旋转系统和除垢系统组成,所述的油管旋转系统包括马达、减速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的除垢系统包括进退刀机构、空心导杆、刮刀、水泵、管道、集水池、蓄水池,所述的空心导杆的一端连接刮刀,另一端与进退刀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的空心导杆内部设有管道连通蓄水池,蓄水池的水通过空心导杆注入油管内腔配合刮刀除垢。
上述的刮刀上通过多组弹簧固定刀片,刮刀的中部设有多个出水孔。
上述的马达通过减速机构、链条和传动机构固定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装置能非常彻底、干净地清除油管内壁的垢污。避免了这些垢污油井修井作业或油井生产过程中掉入井底后堵塞抽油泵凡尔,导致抽油泵不能正常工作,从而不得不进行重新作业的问题。即减少了油井修井作业费用又减少了抽油泵停运时间,增加了油井产量。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刮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附图2中管道10和出水孔7.2的A-A结构图;
上图中:马达1、减速机构2、传动机构3、油管4、进退刀机构5、空心导杆6、刮刀7、弹簧7.1、出水孔7.2、刀片8、水泵9、管道10、集水池11、蓄水池12、链条13。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马达1、减速机构2、传动机构3、油管4、进退刀机构5、空心导杆6、刮刀7、刀片8、水泵9、管道10、集水池11、蓄水池12、链条13组成,马达1连接减速机构2,通过链条13连接传动机构3与减速机构2组成设备旋转系统,通过管道10连接集水池11、蓄水池12、水泵9,水泵9的另一端连接进退刀机构5,空心导杆6的一端连接进退刀机构5,管道10穿入空心导杆6内与刮刀7相连,刀片8安装在刮刀7上。所述的刮刀7上通过多组弹簧7.1固定刀片8,刮刀7的中部设有多个出水孔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康贝工贸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康贝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51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