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形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4442.X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9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德鲁(陕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5/04 | 分类号: | H01R35/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4000 陕西省渭***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球形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力设备行业中,主要使用的(母线)连接方式有梅花触头,鸭嘴式触头,表带触头,还有斜圈弹簧连接技术。其中,斜圈弹簧的连接技术,以加工要求低、成本低、连接可靠性高三大特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力设备行业。但是,目前的中、低压开关柜由于大多是采用钣金方式加工,在精度等方面的技术水平都不是很高;而高压电器如GIS中,由于动触头通常较长,操作中也很难保证动、静触头的同心度,因此就要求开关在连接时,存在很大的活动余量,这样才能满足在装配方面的大公差问题,以及装配好之后的震动问题,斜圈弹簧连接技术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在母线连接的活动余量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满足电力设备具有较大活动余量且连接可靠的球形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球形电连接器,包括静触头、动触头和弹性部件,所述动触头的尾部与母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的端部是球形结构,且球形径向最大径不大于所述静触头内切圆的最大径;所述弹性部件安装在静触头内腔,弹性部件距静触头内腔底部距离在动触头轴向半径和轴向直径之间。
上述动触头端部的球形结构是椭球形或圆球形结构。
上述弹性部件是斜圈弹簧。
上述的静触头的内腔是圆柱形或多边柱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动触头能满足连接时的活动余量:由于动触头球形端部与弹性部件连接,可保证两者之间有足够的活动余量,所以与动触头连接的母线有很大的活动余量,能解决在装配方面的大公差问题,以及装配好之后的震动问题。
2、本实用新型电力连接可靠稳定:由于静触头采用弹性部件与动触头连接,动触头插入静触头后被弹性部件卡住,不会产生轴向的位移,可保证其与静触头的稳定连接。
3、本实用新型装配方便,可解决在盲点情况下的装配问题:由于动触头采用球形端部与静触头连接,各个方向对称,所以装配时动触头很容易插入静触头,尤其是在盲点装配情况下,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动静触头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的E-E剖视图。
图3是动触头的可转动范围示意图。
其中,1-斜圈弹簧,2-静触头,3-动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形电连接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球形电连接器,包括静触头2、动触头3和弹性部件1,所述动触头3的尾部与母线连接,动触头3的尾部还可和其他电力设备连接,所述动触头3的端部是球形结构,所述弹性部件1安装在静触头2内腔,弹性部件1距静触头2内腔底部距离在动触头3端部球体的轴向半径和轴向直径之间,所述动触头3端部的球形结构是椭球形或圆球形结构,所述弹性部件1是斜圈弹簧,所述的静触头2的内腔是圆柱形或多边柱形。
在装配的过程中,其动作步骤如下所述:动触头3的端部是一个球形的结构,动触头3向静触头2内腔插入,即使在动触头3在与静触头2对中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因为动触头3端部的球形结构,动触头3也能以很小的摩擦力很容易的滑进静触头2。逐步滑入之后,到达安装弹性部件1的位置,因为动触头3球形结构,所以其刚接触到弹性部件1时,弹性部件1在动触头3球体上的位置并未达到最大直径,在外推力加大的情况下,动触头3继续前进,直至球体的最大径与斜圈弹簧1接触,此时,弹性部件1的径向压力达到最大。随着动触头3的继续进入就会被静触头2的端部定位而停止进入,此时弹性部件1在变形范围内回弹,与动触头3的内部较小径处接触。此时动触头被弹性部件卡住,不会在轴向方向产生位移。完成装配后,动触头3可以在一定的角度范围(2α)内扭动,动触头3的尾部直径与静触头2的内径相差越大,该扭动角度范围也越大。
动触头3的端部为圆球形或椭球形均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静触头2的内腔结构可为圆柱形或多边柱形,当动触头3的端部球形与静触头2的内腔壁相切时接触点最多,连接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德鲁(陕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埃德鲁(陕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44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连接器的插头插座装置
- 下一篇:带过载过热提醒的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