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封罐机七层封罐机头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3024.9 | 申请日: | 201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7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铖泰制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38 | 分类号: | B21D5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永庆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封罐机七层封罐 机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罐设备,特别是一种对罐体进行封盖和封底的自动封罐机七层封罐机头。
背景技术
在制罐工艺中,筒状罐体完成翻边制作后,需对罐体进行封底和封面,才能完成制作。其基本原理是卷封轮沿罐体的轮廓边缘对面盖或底盖进行碾压使其达到嵌合密封的目的。为满足产品在出口运输和高密封效果要求罐体卷封需要达到七层,而传统的制罐设备通常只能实现五层卷封;
目前封罐机其卷封轮的运动轨迹是由上下轨道重复固定运行,而且两组八个卷封轮的外径是依次递增,其品种繁多,结构复杂,再说对导轨和导轮而言其制造和装配精度要求极高,一旦磨损则很难修复,必须更换,这种复杂的结构形式,对制造工艺性、耐磨性和经济性不利,而且不利于设备组装和拆卸维修等。
总结现有封罐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封罐机头结构复杂,在组装和拆卸、维修等过程相当麻烦;
2)、导轨及导轮的制造和装配精度要求相当高,一旦磨损必须更换,造成维修更换成本升高;
3)、卷封轮外径太小不一,品种较多,不利于生产管理;
4)、卷封轮不可调,易麻损,需经常更换。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的实现快速封罐卷边达到七层的自动封罐机七层封罐机头,本实用新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效率高、低能耗,结构简单,组装、拆卸和维修方便、磨损小,等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封罐机七层封罐机头,包括固定于主轴座上的主轴和通过轴承固定在主轴上的飞轮,所述主轴下端设有内模架,所述沿飞轮设置 若干轴件,各轴件的上端设置上摆臂、下端设置下摆臂,上摆臂自由端设置导向轮,下摆臂自由端设置与导向轮相对应的封罐轮,与所述导向轮侧面接触的壁面为可相对于飞轮可自转的导向环轨圈,所述转盘和导向环轨圈分别设转动齿轮连动转动动力,其中:所述导向环轨圈包括三级不同导向半径分别连动导向轮和封罐轮沿对应运转半径运转;所述飞轮和导向环轨圈具有差速运转。
上述的一种自动封罐机七层封罐机头,三级封罐轮由依次缩小运转半径的第一封罐轮组、第二封罐轮组和第三封罐轮组组构成,对应的三级导向轮由依次缩小运转半径的第一导向轮组、第二导向轮组和第三导向轮组组构成。
上述的一种自动封罐机七层封罐机头,转动齿轮为两个不同级径齿轮。
上述的一种自动封罐机七层封罐机头,所述三级导向环轨圈竖直方向呈阶梯式处于不同高度设置,对应组数设置的导向轮一一相对应抵接。
上述的一种自动封罐机七层封罐机头,所述每组导向轮和封罐轮分别为三个,同一组的各封罐轮之间及导向轮之间等距设置。
上述的一种自动封罐机七层封罐机头,所述上摆臂和转盘之间设有拉簧。
上述的一种自动封罐机七层封罐机头,所述导向环轨圈分别由三段相同的卷封导向段和相离导向段构成,各导向环轨圈的相离导向段设置在两卷封导向段之间平滑过渡,三级导向环轨圈的相离导向段和卷封导向段相错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通过输送轨输送到升降台上时,通过升降设备使罐体上升至的设计位置时罐口扣上罐盖后内模架压紧罐盖及罐体,与此同时,齿轮连动飞轮转动时带动导向轮沿导向环轨圈运转,三级不同导向半径的导向环轨圈依次带动三组导向轮和封罐轮向内收缩渐进,利用与飞轮相对差速运转的导向环轨圈,调节各组罐轮组的运转圈数,其中使第一封罐轮组完成卷封为一体至五层,第二封罐轮组完成从五层卷封至七层,第三封罐轮组组侧把罐口和罐盖相互卷封至七层卷封进一步压扁。本实用新型实现适应国内外制罐包装需要达到防漏、抗压的目的需要采用七层封罐,其分运转半径渐进卷封结构解决了七层卷封的技术问题,采用三组滚轮组分级径分工卷封,旋转时不易破裂的技术效果。以封罐轮分组实现其卷封半径分工,并大大提高了罐口和罐盖的卷封结合度,卷封速度、精度等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效率高、低能耗,结构简单,组装、拆卸和维修方便、磨损小,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侧视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下侧视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铖泰制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铖泰制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30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照明写字笔
- 下一篇:全自动制罐机缩口翻边拉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