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两矿法生产电解锰的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2737.3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2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榜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榜龙 |
主分类号: | C22B3/22 | 分类号: | C22B3/22;C25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6616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两矿法 生产 电解锰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两矿法生产电解锰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两矿法生产电解锰的净化装置普遍采用硫化槽和净化槽,浸出后的MnSO4溶液内残存重金属杂质(Co、Ni、Zn、Cu等),在硫化槽内加入硫化剂进行搅拌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重金属的硫化沉淀物,经二次压滤装置过滤,进入净化槽,加入净化液、强氧化剂依次搅拌过滤完成多次净化,此种净化装置流程作业较长、净化设备较多、多次反复搅拌过滤,时间长、成本高;并且现有的硫化槽及净化槽内的搅拌一般采用机械搅拌,即在槽内设置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桨叶,搅拌轴在电机及传动装置驱动下带动搅拌轴转动对槽内的介质进行搅拌,此种搅拌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启动受条件限制较多,普遍在槽内液体到下层桨叶时启动较好,在槽内液体较多过半或满槽时,由于负载较大一般不能启动,并且搅拌力度难于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性强、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成本较低、净化效果好的用于两矿法生产电解锰的净化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两矿法生产电解锰的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硫化池、二次压滤装置、净化池、深度净化池、沉清池及精压滤装置,其中,硫化池出液口连接二次压滤装置进料口,二次压滤装置的滤液口连接净化池进液口,净化池出液口用于连接深度净化池进液口,深度净化池出液口连接沉清池进液口,沉清池出液口连接精压滤装置进料口,精压滤装置滤液口连接电解槽进液口;所述硫化池和沉淀池分别设置有若干能在高压气体作用下翻动搅拌其各自池内部液态介质的进气口。
其中,还包括至少一台空气压缩机,所述的进气口均与空气压缩机排气口连接。
特别是,设置在所述硫化池或沉淀池内的进气口沿其各自池内壁轴向或周向排列,并且进气口的开口方向均沿其内壁切向呈一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池出液口与深度净化池进液口以及深度净化池出液口与沉清池进口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液态介质的泵。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次压滤装置的滤液口与净化池进液口之间设置有溜槽。
上述的结构,浸出后残存重金属杂质(Co、Ni、Zn、Cu等)的MnSO4溶液进入硫化池内,通过向设置在硫化池内的若干进气口内通入高压空气翻转搅拌硫化池内的MnSO4溶液使其与加入的硫化剂充分反应产生重金属杂质(Co、Ni、Zn、Cu等)的硫化物沉淀,再经二次压滤装置将沉淀物从溶液中分离,分离后的溶液进入进入净化池储存,进入深度净化池溶液中的还原性杂质离子与加入的强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使还原性杂质离子氧化成单质离子,再进入沉清池内结合加入的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清,向设置在沉清池内的进气口通入高压空气搅拌其内部的溶液后静置并经精压虑装置将絮凝沉淀物从MnSO4溶液中分离完成深净化,先对现有净化装置多次净化结构简单、除杂效率较高,利用高压风搅拌液体可控性较强,并且不受启动条件限制、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硫化池的具体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性的沉清池的具体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沿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榜龙,未经陈榜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27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活动护栏的床
- 下一篇:光伏并网逆变装置的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