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2645.5 | 申请日: | 201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5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长条形塑料本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一种接口类电连接器,安装焊接于一电路板上,其包括一长条形塑料本体,分别容设于其内的一第一排导电端子和一第二排导电端子,以及分别于所述本体两端设置的一固定脚,所述本体中间处凹设有一长槽,所述长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多数第一收容槽和多数第二收容槽,且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均同所述长槽相贯通,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分别对应固设于多数所述第一收容槽和多数所述第二收容槽内,并部分露出所述长槽,所述固定脚通过焊接将所述本体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电连接器为横插式设置,所述本体一般为注塑成型,且通常将注塑口设于所述本体的一端位置,由于所述长槽、多数所述第一收容槽和多数所述第二收容槽的设置不同,使得所述本体的截面存在差异,当熔融的塑料注入模具型腔时,熔融塑料在所述本体的所述长槽两侧的型腔内流动受到的阻力不同,且冷凝收缩时其产生的应力也不同。
所述本体成长条型,当其注塑成型时,由于所述本体中间处设有所述长槽,于所述长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多数所述第一收容槽和多数所述第二收容槽,熔融塑料在注入模具型腔时,受到的阻力不同,如此必然造成熔融塑料流动不均匀,从而造成熔融塑料冷却过程中收缩不均匀,并在逐渐凝固的所述本体内部产生应力,使所述本体发生不良的翘曲变形现象。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业界要求所述电连接器也顺应时代的潮流,朝高、尖、精的方向发展,如此,所述本体发生翘曲变形极有可能对整个所述电连接器的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恰好由于所述电连接器需要焊接至所述电路板上,即所述本体的底部安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本体的底部由于翘曲变形不能保证较好的平面度,进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之間进行导接时不稳定或者失效。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设置掏料槽来防止长条形塑料本体翘曲变形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至一电路板上,其包括一塑料本体,所述本体为注塑成型,所述本体的前侧凹设有一长槽,所述本体的底部安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本体具有一注塑口,所述本体的底部定义有一第一区域和相邻的一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二区域相对所述第一区域远离所述注塑口;多数导电端子,分别容纳固设于所述本体的所述长槽上下两侧,并部分显露于所述长槽内;其中,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掏料槽和至少一第二掏料槽,所述第一掏料槽和所述第二掏料槽为错位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由于所述本体为塑料材料,且采用的是注塑成型,从所述本体在成型过程中的模流平衡问题考虑,在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一掏料槽和所述第二掏料槽,使所述本体在注塑过程中,靠近所述第一掏料槽的位置,由于所述本体的壁变薄,从而阻力变大,进而使得填充的速度变慢,所述本体朝远离所述第一掏料槽的方向扭转,即朝壁厚的方向扭转,同理,靠近所述第二掏料槽的位置,所述本体朝远离所述第二掏料槽的方向扭转,而由于所述第一掏料槽和所述第二掏料槽为错位设置,故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朝前后两个方向扭转,从而使得所述本体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改变了模流方向,熔融塑料收缩均匀,有效减小塑料零件内部应力,使塑料零件在冷凝过程中具有最小的变形量,进而控制所述本体的翘曲变形,进而保证所述电连接器同所述电路板之间的导接稳定。
此外,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上分别设置所述第一第一掏料槽和所述第二掏料槽,减小了所述本体的重量,节省了材料,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本体的局部前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本体的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本体1 前侧11 后侧12 长槽13
注塑口M 卡位14 顶部15 底部16
第一区域161 第二区域162 第一掏料槽163 第二掏料槽164
第一收容槽17 第二收容槽18 第一导电端子2 第二导电端子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26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