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刃筋膜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1876.4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1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曹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金星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6351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筋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颈肩腰腿痛等疾病进行治疗时用的手术刀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对筋膜进行减张减压所用的斜刃筋膜刀。
背景技术
临床对颈肩腰腿痛等疾病进行治疗时,需要对其病灶周围的筋膜进行切割。传统方法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时使用的是平刃针刀,由于切口较大,患者手术时需要打麻药,这样病人痛苦大、恢复慢,且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口小、病人痛苦小、治愈率高的斜刃筋膜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刃筋膜刀,包括带有握柄的金属针体,所述金属针体端部的刃口由直刃和斜刃两部分组合而成。
所述直刃和斜刃之间通过弧形过渡连接。
所述直刃的宽度为0.2-0.6mm;露出握柄外的金属针体长度为15-30mm。
所述握柄由端部的球体和与其相连的圆柱套构成;所述握柄的外周面为粗糙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针体短小、针体的刃口由直刃和斜刃两部分组合而成,治疗时刃口只进入人体浅筋膜部位,操作更加安全,斜刃口可以与病变部位最大化接触,明显减少刃口在体内的切割次数,治疗时间短,病人手术痛苦明显减轻;刀口小,愈合快,一般部位术后两小时即可见水,减少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A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刃筋膜刀,包括带有透明无毒塑胶材质握柄1的圆柱形金属针体2,所述金属针体2端部的刃口由直刃3和斜刃4两部分组合而成,直刃3和斜刃4之间通过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直刃3的宽度为0.2-0.6mm,优选0.2mm,斜刃的长度在12mm左右,露出握柄1外的金属针体2长度为15-30mm,优选20mm;所述握柄1由端部的球体和与其相连的圆柱套构成,操作时增加了中指在圆柱套位置处的支撑,使金属针体不易折断或弯曲;为增加摩擦力,方便进刀操作,所述握柄的外周面为粗糙面。
治疗时,拇指、食指捏住握柄1的球形部位,中指支撑在握柄1的圆柱套部位,控制进刀的速度、深度,圆柱形针体可以采用带有弹性的金属材质。根据具体病症,可以采用直切、挑切(割)、环切、扇切等治疗方法。对颈椎病、腱鞘炎、腱鞘囊肿等症状疗效突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病、踝关节损伤后遗症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金星,未经曹金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18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