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在线去硫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1300.8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2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阿敏;李彦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凯翔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2J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陈建民 |
地址: | 05002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在线 硫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在线去硫化装置,适用于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铅酸蓄电池运行性能质量和使用寿命受开关电源设备、运行维护及内外工作环境等众多因素影响,使在线蓄电池内部出现极板硫化、水分流失等现象,从而造成蓄电池容量的下降,往往导致蓄电池组提前报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据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000万只废铅酸蓄电池产生,而在每年报废蓄电池中有80%的失效原因为失水和硫化,而这些原因恰恰是可防可治的,这就意味着每年约有4000万只蓄电池可以重新利用。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铝酸蓄电池去硫化仪》(CN200983385y),它包括机壳,其特征是,去硫化仪包括电源电路,由单片机脉冲发生电路、光电隔离电路及高压限流脉冲输出电路,依次连接构成。上述专利的缺点是功能单一,需要交流电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具有较多功能,并且适用范围广的蓄电池在线去硫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具有脉冲输出功能的单片机电路、主回路、显示电路和电压采样电路;所述单片机电路的脉冲输出端接主回路的输入端,所述主回路的输出端接被硫化的蓄电池;所述单片机电路的另一路输出端接显示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接所述蓄电池,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单片机电路的相应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直流电源转换电路,所述直流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接所述蓄电池,所述直流电源转换电路分别为所述单片机电路、主回路和显示电路提供+3.3V、+8V、+5V的直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对于新蓄电池组和没有硫化的蓄电池,可以抑制硫化的产生或降低硫化的速度,达到蓄电池组在线养护的目的。
(二)对于有硫化产生的蓄电池可以渐进达到除硫效果,使得蓄电池组的容量恢复到标称容量的95%以上,降低蓄电池的报废数量。
(三)改善蓄电池各单体内阻和电压的一致性,减少蓄电池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可长期在线对蓄电池进行防硫养护和除硫修复,无须将蓄电池从系统中脱离。
1.电能转换效率高,微功耗不发热,运行安全可靠。
2.本装置对系统设备供电不产生干扰,可将输出至实际负载中的脉动纹波抑制到小于0.5%以内。
3.具有自适应功能,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自动检测蓄电池的电压等参数,以确定蓄电池的性能状况和硫化程度,自动调整本装置的除硫脉冲频率、脉冲宽度和脉冲幅度等,无须人工设置和调整。
4.当蓄电池对负载放电时,除硫装置可自动停止。当蓄电池组停止放电,本装置可自动恢复脉冲养护。
5.轻巧便携,安装方便。
6.供电方式科学简便,直接采自在线蓄电池组工作电压。
7.适用范围广,各种电压范围的蓄电池组都可以适用。
8.本装置加入了蓄电池防反接功能,当蓄电池正负极接反后,不会发生损坏打火现象,避免因为反接造成的事故和带来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单片机电路及电压采样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主回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显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直流电源转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5所示的实施例可知,它包括有具有脉冲输出功能的单片机电路、主回路、显示电路和电压采样电路;所述单片机电路的脉冲输出端接主回路的输入端,所述主回路的输出端接被硫化的蓄电池;所述单片机电路的另一路输出端接显示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接所述蓄电池,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单片机电路的相应输入端。
本实施例还包括有直流电源转换电路,所述直流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接所述蓄电池,所述直流电源转换电路分别为所述单片机电路、主回路和显示电路提供+3.3V、+8V、+5V的直流电源。
所述单片机电路由单片机U1及其外围元件电阻R2、电容C2、脉冲密度切换开关K1组成;所述单片机U1的型号为C8051F350/2,所述电阻R2与电容C2组成上电复位电路;所述脉冲密度切换开关K1的动臂端2接所述单片机U1的15脚,所述脉冲密度切换开关K1的另外两端3和1分别接+3.3V和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凯翔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凯翔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13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四氟乙烯高空气绝缘同轴电缆
- 下一篇:铅酸蓄电池板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