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省力脚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29034.5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6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强 |
主分类号: | B62M1/02 | 分类号: | B62M1/02;B62M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1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省力 脚踏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以人力驱动的脚踏车,特别是一种高速省力的脚踏车省力传动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自行车技术,在脚踏驱动行驰中,脚踏费力,特别是长距离行驰、费力易疲劳。由于车速慢,不能适应长途远距离骑行的需要。在当今时代,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速扩大,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现有的传统的自行车技术,已不能适应现代人们的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现代人的工作生活,提供一种高速省力的无需燃油,无需电动助力的环保交通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以省力压动传动技术为核心技术,前轮由单轮改为两个小车轮一字排列,将脚踏轴螺杆头加长15mm,并装配轴承在脚踏螺杆头外圆上,压力杆前端固定在脚踏轴之下方,脚踏轴在压力杆杆体前端的顶面上,压力杆杆体向后伸展,支架板架垂直固定在车后平杈左右两杈杆向外一侧上。支架也垂直固定在支架板架上。滑轮轨道自上向前斜立固定在支架前方的支架板架的底板上。在支架上,支点滑轮在支架的上部,压力杆尾部的双弧尾在支点滑轮下方,转盘则固定在支点滑轮及双弧尾下方的支架中上部的轴上。双弧尾在压力杆尾端,双弧尾在支点滑轮的下方与转盘之上方的位置上。左右滑轮在双弧尾前方的压力杆杆体左右两侧旁,滑轮轨道将左右滑轮夹在上下两条轨道之中空处。压动滑轮在左右滑轮下方的压力杆杆体腹底下方上,压动滑轮架压在转盘向外一侧的侧平面的左上角的弧形压动块的顶平面。右滑轮在转盘向外一侧的的右上角。轴孔在右滑轮下方的右下角。右滑轮与弧形压动块形成斜对角。
定滑轮组由一大一小,2个不同直径的滑轮组成,大滑轮在上,小滑轮在下,动滑轮组由一大一小,2个不同直径的滑轮组成,大滑轮在下,小滑轮在上,拉绳的一端固定在弧形压动块正前方的转盘的凹槽上,拉绳的另一端向上拉,架在定滑轮组的大滑轮上,向下拉,绕过动滑轮的大滑轮后,向上拉,架过定滑轮组的小滑轮上,再次向下拉,绕过动滑轮的小滑轮,拉绳另一端向上拉,掛扣在定滑轮组后端的掛钩上。在上述动滑轮的省力基础上,高速省力脚踏车再增设以杠杆省力作用,形成双省力传动,使脚踏车省力达到最大化。以压力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臂L1自脚踏轴F1至压动滑轮F2,是压力杆全长的五分之三,阻力臂L2至支点滑轮O至压动滑轮F2,是压力杆全长的五分之二。在左右曲柄的顶端外侧上有一脚踏轴,脚踏轴的螺杆头长一倍,有一轴承,轴承在脚踏与曲柄之中间,压力杆前端在脚踏轴与轴承的下方,脚踏轴与轴承在压力杆之上方。定滑轮组与动滑轮组,是各由2个大小不同直径的滑轮组成,定滑轮组是大滑轮在上,小滑轮在下,动滑轮组,小油滑在上、大滑轮在下,拉绳首先架过定滑轮的大滑轮,向下拉,绕过动滑轮组的大滑轮后,向上拉,架过定滑轮组的小滑轮后,向下拉,绕过动滑轮组的小滑轮,拉绳的另一端向上拉,掛扣在定滑轮组的一个下掛钩上。在车后轴上,车轴在车轮中心,轴承在玻碗内圈上,左右棘轮固定在玻碗外侧的外圈上,拉动圈在棘轮向外一侧上,玻顶和锁母固定在车轴的左右两端上。拉动绳的一端固定在拉动圈上,左拉动绳的一端接反时针方向卷绕在左拉动圈6圈,右拉动绳的一端按顺时针方向卷绕在右拉动圈上6圈,左右拉动绳各向上拉,拉动绳的另一端都掛扣在动滑轮组的下掛钩上,左右向回拉绳的一端各固定在各自的拉动圈上,另一端则按左右不同卷绕方向卷绕在左拉动圈的左回拉绳是按顺时针方向卷绕在左拉动圈上6圈,另一端与拉簧挂连,右回拉绳是反时针方向的卷绕在右拉动圈上6圈,并向上拉,另一端与 拉簧的下掛钩挂连,拉簧的上掛钩掛扣在车后架底的掛钩上。
附图说明:
本发明技术由下列图例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高速省力脚踏车结构示意图。
图2是:省力压动传动原理示意图。
图3是:压力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省力比例图。
图4是:脚踏轴、轴头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车后轮玻碗及车轴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车前杈两小车轮一字并排视图。
图7是:转盘与转盘剖视图。
图8是:左右滑轮、滑轮轨道,压动滑轮视图。
图9是:转盘右视图。
图10是:转盘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强,未经赖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90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LED集成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