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雨伞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8429.3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6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亚伦 |
主分类号: | A45B11/00 | 分类号: | A45B11/00;A45B2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 11352 | 代理人: | 赵红梅 |
地址: | 美国纽约州纽约***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雨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一种雨伞,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发光警示功能的雨伞。
背景技术
雨伞是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品之一。它主要由伞面、伞骨、伞柄等组成。雨伞主要在阴雨天气中使用,必然使用时周围环境昏暗,加之在使用者往往都是处于雨中,可见度都不高。因此,在这种环境下,例如当使用者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上行走时,如何使得使用者能引起路上车辆的警觉?
鉴于上述,很有必要研制一种本身具有发光功能的雨伞,使使用者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同时,还必须能够使使用者能方便的控制该发光雨伞的亮灭,使得使用更为方便。
台湾专利申请案号为:96137241名称为发光纱线及具有该发光纱线之发光织物,公开了一种发光纱线。该发光纱线至少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封装,具有两个以上的电极,两条以上导线纱线,其中各该导电纱线分别与该些电极其中之一电性连接,且各该导电纱线彼此电性绝缘。
但是上述台湾专利并没有公开如何将这些导线纱线进行使用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功能的雨伞,并且该发光雨伞能使使用者随意控制其亮灭,从而具有警示功能。
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雨伞,包括雨伞,所述雨伞包括伞面(11)及伞柄(12),所述发光雨伞还包括发光纱线(2),所述发光纱线(2)布置在雨伞的伞面(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纱线设置有开关(3),所述开关(3)控制发光纱线的亮灭。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2)的导电纱线(25)沿伞柄(12)走线,开关(3)安装在所述雨伞(1)的伞柄(13)上。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2)的导电纱线(25)沿伞柄(12)的内部走线,开关(3)安装在所述雨伞(1)的伞柄(13)上。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3)安装在所述雨伞(1)的伞柄(12)的手把(13)处。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2)沿雨伞伞面的边沿完整一圈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2)数量为多条,以雨伞伞面中心为中心,沿伞骨呈放射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2)外包裹有布料,所述布料缝制在雨伞的伞面(11)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雨伞伞面上布置发光纱线,从而使雨伞具有了发光警示的功能。并且通过在发光纱线的控制开关设计在伞柄处,使得发光纱线的亮灭可以随意的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发光纱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现有的发光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它主要包括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发光二极管23,荧光材料24,导电纱线25等。导电纱线25分别与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电性连接,且各该导电纱线彼此电性绝缘,使发光二极管23发光,通过加入荧光材料24,可以控制该发光纱线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第一优选实施例:如图2示。一般来说,雨伞主要包括:伞面11、伞骨及伞柄12,伞骨主要起支撑伞面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构造使得雨伞可以收放,在图中未示出。发光纱线2布置在雨伞的伞面11上,发光纱线2设置有开关3,开关3控制发光纱线的亮灭。本实施例中,发光纱线2的导电纱线25沿伞柄12的内部走线,如此设计使得发光雨伞更为简洁,也可以提高发光雨伞的使用年限。开关3则安装在所述雨伞1的伞柄12上。本实施例中,优选开关3安装在伞柄12的手把13处,这样在使用者打开雨伞后,即可以方便的控制发光纱线2的亮灭。
发光纱线2在雨伞的伞面11上的布置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中发光纱线2沿雨伞伞面11沿完整一圈布置。如此布置可以使得使用最少的发光纱线材料取得最好的发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发光纱线2与雨伞的结合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优选在发光纱线2外包裹有布料,再将布料缝制在雨伞的伞面11上。
第二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发光纱线2在雨伞的伞面11上的布置方式。本实施例中,发光纱线2数量为多条,以雨伞伞面11的中心为中心,沿伞骨呈放射状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纱线具有防水的功能,因此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两个实施例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其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之说明。所有根据本实用新型之精神所作的发明或改动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亚伦,未经陈亚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8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