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修正带或胶带的结构改进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8350.0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9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吴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航 |
主分类号: | B43L19/00 | 分类号: | B43L19/00;B65H37/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正 胶带 结构 改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办公用品,尤其涉及一种修正带或胶带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修正带或修正带式胶带的结构一般包括壳体、压嘴、带体、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收带轮和出带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分别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内且两者啮合传动连接,收带轮设于主动齿轮上,出带轮设于从动齿轮上,压嘴的前部设有嘴尖,压嘴设于壳体内,且压嘴的嘴尖穿出壳体外,带体分别绕设于出带轮、收带轮及压嘴上。这种结构的修正带或胶带,其出带轮上的带体位于压嘴的下方,收带轮上的带体位于压嘴的上方,则操作时需把压嘴压紧纸张并向后拉动,即可把附着于带体上的覆盖物转移到纸张上;但是在向后拉动操作时,其壳体易把纸张上需修正处的后部遮挡住,这样操作者不能准确地判断出是否修正完毕,一方面易使覆盖物超出修正处,造成覆盖物的浪费,另一方面易误操作将覆盖物覆盖到无需修正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修正带或胶带的结构改进,使操作者在操作时能准确地判断出是否修正完毕,一方面不易造成覆盖物的浪费,另一方面不会误操作将覆盖物覆盖到无需修正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修正带或胶带的结构改进,包括壳体、压嘴、带体、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收带轮和出带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分别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内且两者啮合传动连接,收带轮设于主动齿轮上,出带轮设于从动齿轮上,压嘴的前部设有嘴尖,压嘴设于壳体内,且压嘴的嘴尖穿出壳体外,带体分别绕设于出带轮、收带轮及压嘴上;上述出带轮上的带体位于压嘴上方,上述收带轮上的带体位于压嘴下方。
上述压嘴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壳体上。
上述壳体的前部开设有供上述压嘴的嘴尖穿出,并供压嘴在其上转动的穿出孔,上述压嘴的后部横向两外侧上分别凸设有导向板,上述壳体内设有供上述压嘴穿过的环形通孔,且此环形通孔的内壁开设有供导向板卡入并在其内转动的凹槽。
上述压嘴位于嘴尖后方的两外侧上分别凸设有凸耳,上述壳体内设有供上述凸耳卡入并滑动的环形滑槽。
上述压嘴位于上述导向板的后部处设有可沿着上述环形通孔内壁滑动的滑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修正带或胶带的改进结构,由于出带轮上的带体位于压嘴上方,收带轮上的带体位于压嘴下方,即只有向前推动压嘴才能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则操作者在操作时需把压嘴压紧纸张并向前推动,才可把附着于带体上的覆盖物转移到纸张上,这样操作者在操作时修正处不会被壳体遮挡,使操作者能准确地判断出是否修正完毕,从而不易造成覆盖物的浪费,同时不会误操作将覆盖物覆盖到无需修正的内容;又由于压嘴可转动地活动安装在壳体上,这样操作者通过对压嘴不同角度的调节来实现操作时对壳体的不同握持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压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11-环形通孔;111-凹槽;12-穿出孔;13-挡块;2-压嘴;21-嘴尖;22-导向板;23-第一滑块;24-第二滑块;25-限位块;3-带体;4-从动齿轮;5-收带轮;6-出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修正带或胶带的改进结构,如图1、2、4所示,包括壳体1、压嘴2、带体3、从动齿轮4、收带轮5、出带轮6和主动齿轮(图中未示出),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4分别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内且两者啮合传动连接,收带轮5设于主动齿轮上,出带轮6设于从动齿轮4上,压嘴2的前部设有嘴尖21,壳体1内设有供压嘴2穿过的环形通孔11,压嘴2的后部横向两外侧分别凸设有与环形通孔11相连接的导向板22,环形通孔11的内壁开设有供导向板22卡入并旋转的凹槽111,且压嘴2位于导向板22的后部设有可沿着环形通孔11内壁滑动的第一滑块23,壳体1前部设有供压嘴2的嘴尖21穿出,并供压嘴2在其上转动的穿出孔12,且压嘴2位于嘴尖21后方的横向两外侧上分别凸设有可沿着壳体1内壁滑动的第二滑块24,带体3分别绕设于出带轮6、收带轮5及压嘴2上,且出带轮6上的带体位于压嘴2上方,收带轮5上的带体位于压嘴2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航,未经吴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8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热蚊香片包装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电刀功能的手术吸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