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药瓶塞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8211.8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2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齐亚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83/04 | 分类号: | B65D83/04;B65D51/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药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药瓶的瓶塞,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药瓶塞。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瓶塞一般是用于防止容量瓶内的物体倒出在容量瓶的外部,比如防止容量瓶内的固体倒出、防止容量瓶内的气体溢出或发散等作用。
目前,药瓶上的瓶塞用途主要是防止药瓶内的药丸,其功能比较单一,用户需要打开瓶塞然后再将药丸倒出,在将药丸倒出的过程中,容易将药丸洒落,尤其是老年人在从药瓶中取出药丸时,更容易将药丸洒落到地上,造成用户不必要的损失,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并且在从药瓶中取出药丸时,一般是取出较多的药丸,然后从较多的药丸中取出合适数量的药丸,最后将剩余的药丸倒入药瓶中,其操作比较繁琐,且容易产生错误。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药瓶塞,其在现有技术中的瓶塞上增加相关结构,解决用户在取药过程中容易洒落药丸的技术问题,以拓展瓶塞的功能,提高用户取出药丸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方案包括:
一种新型药瓶塞,其包括木制的楔形瓶塞,其中,瓶塞上端面的直径大于瓶口的直径,瓶塞的下部为倒圆台形,瓶塞的下端面设置有一向上凹陷的球面形凹陷部,球面形凹陷部顶端设置有与瓶塞上端面连通的导管,导管一侧设置有一跟导管上端口、下端口相连通的弧形通道,弧形通道内设置有能沿弧形通道滑动的密封条。
所述的新型药瓶塞,其中,上述导管在与弧形通道对应侧的下部设置有一开口,该开口的弧长占导管周长的一半,密封条的上端设置有一与导管上端口相适配的上盖,其下端设置有与开口相适配的下盖,上盖配置有一卡槽,上盖能在该卡槽内滑动;密封条上设置有一凸起,该凸起位于瓶塞上端面,该凸起能沿卡槽滑动。
所述的新型药瓶塞,其中,上述楔形瓶塞上部的外缘均匀的设置有多个突起。
所述的新型药瓶塞,其中,沿瓶塞上端面之直径的剖面为T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药瓶塞,在瓶塞内设置一导管,使瓶塞上端面与导管相连通,药丸先进入球面形凹陷部,然后通过导管将药丸倒出药瓶,尤其是导管上配置有一弧形通道与上盖、下盖,实现了上盖堵住导管的上端口时,下盖与导管的下端口相分离,而上盖与导管的上端口分离时,下盖将导管的下端口堵住;因此用户可以在上盖堵住导管的上端口时,将药瓶倒置,使药丸进入导管中,然后将上盖打开,使下盖将导管的下端口堵住,将药丸从导管中到处,解决了用户无法准确取出规定数量药丸的技术问题,拓展了瓶塞的功能,提高了用户取出药丸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药瓶塞的俯视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药瓶塞的剖视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药瓶塞,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清楚、明确,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药瓶塞,在瓶塞中设置一导管,并为导管配置一密封条,在密封条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通道,在密封条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盖、下盖,实现了上盖堵住导管的上端口时,下盖与导管的下端口相分离,而上盖与导管的上端口分离时,下盖将导管的下端口堵住,拓展了瓶塞的功能,提高了用户取出药丸的效率。如图1与图2所示的,新型药瓶塞包括木制的楔形瓶塞1,瓶塞1上端面的直径大于瓶口的直径,瓶塞的下部为倒圆台形,瓶塞1的下端面设置有一向上凹陷的球面形凹陷部2,球面形凹陷部2顶端设置有与瓶塞1上端面连通的导管3,导管3一侧设置有一跟导管3的上端口4、下端口5相连通的弧形通道6,弧形通道6内设置有能沿弧形通道滑动的密封条7,密封条7一般采用塑料条。通过密封条7的活动实现了导管3的上端口4封闭式,下端口5打开,而导管4的上端口打开时,下端口5封闭,尤其是,导管3的长度与要取出的规定数目的药丸的直径数相同,比如每个药丸的直径为四毫米,每次取出五个药丸,其长度总共为二十毫米,即导管3的有效长度为二十毫米,恰好为五个药丸的长度,实现了一次性倒出五个药丸,解决了用户无法准确取出规定数量药丸的技术问题,拓展了瓶塞的功能,提高了用户取出药丸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82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结水的开孔结构
- 下一篇:自加热饮料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