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投影机对比度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26867.6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6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恒生数码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4 | 分类号: | G03B2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机 对比度 调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机,特别涉及一种前投影机对比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最近,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可以显示大画面的影像的影像显示装置的需求不断增加。能够显示大型画面影像的影像显示装置中投影影像显示装置被广泛利用,其中尤其DLP(数字处理)投影装置为提高原色的再现能力搭载DMD(数字显示器),从而可以获得视角广阔、对比度高、高清晰度的大型彩色画像,因此在当前投影电视接收机中最博得人们的青睐。
前投影仪作为一种方便实用的影像显示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中。现有的前投影仪一般是将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一系列的光学元件如积分柱、透镜组等导向液晶屏等显示设备,再经该显示设备调制后的光线经过一系列投影透镜装置投射到屏幕上显示画面。其中,为了提高前投影仪的对比度,一般会在所述前投影仪光线路径上设置一光圈,由该光圈调节光线的强度,从而达到提高对比度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光圈采用机械式活动叶片结构,即,将多个可活动的叶片组合,通过控制叶片的相对位置及相对角度,使得多个叶片共构成一个大小可变的光孔,通过该光孔的变化来控制光通量从而改变光线强度,从而改善前投影仪的对比度。然而该种光圈结构复杂,生产工艺复杂,从而使得成本高居不下,此外该光圈的控制复杂,需要修改光学引擎,改善IRIS机构的环境温度,费用特别高,整个光学系统需要重新设计、验证,从而增加了前投影仪的运作的复杂度,对前投影仪的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简单,无需更改光学引擎,制备成本低,且能有效调节前投影仪的对比度的前投影机对比度调节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前投影机对比度调节系统,其包括一底座,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该底座上的一驱动组件、一传动组件及两设置在该传动组件上的对比度挡片,该两对比度挡片沿一直线轨迹并排,且形成一通过控制其的开合角度而改变投影光束强度的调光合并面,所述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相连,且可通过其来控制两对比度挡片的开合动作。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四个齿轮,其中齿轮A与步进马达连接且与齿轮B啮合,齿轮B与齿轮C啮合,齿轮C与齿轮D啮合。
所述齿轮C为一盘状本体,其外缘设有一约为二分之一圆弧长的传动齿,该传动齿的前半段与所述齿轮B相啮合,后半段与所述齿轮D相啮合。
所述齿轮D为一约为四分之一圆弧长的扇形齿轮。
所述两对比度挡片的外形轮廓形状相同,并分别对称固定在所述齿轮C、齿轮D上,且可随其同步转动。
分别对称于两对比度挡片相对的两侧端面上各设有多个相互连接的弧状凸台。
分别对称于两对比度挡片相对的两侧端面上,对应所述投影光束的位置各设有一凹位,该凹位的底部设有一弧状凸起A,并于该凹位的两侧对称各设有一弧状凸起B。
分别对称于两对比度挡片相对的两侧端面上,对应所述投影光束的位置各 设有一凹位,该凹位的底部设有一弧状凸起C,并于该凹位的两侧,近该凹位一端对称各设有一弧状凹槽,远该凹位一端对称各设有一与该弧状凹槽连接的弧状凸位。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驱动电路及分别与该驱动电路连接的位置传感器和马达,该马达的驱动轴与所述齿轮A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通过一支架设置在齿轮C下方,并于该齿轮C底部设有一与该位置传感器相适配的弧状刻度凸条。
所述的马达为步进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控制两对比度挡片的开合角度,来相应地控制光通量以改变光轴中心光束的强度,从而改变影像显示对比度,能有效改善视觉效果,给人们带来较佳的享受,而且其结构简单,设计科学,无需更改光学引擎,制备成本低,利于推广。此外其操作还较为方便,当需调节影像显示对比度或关机时,只需通过软件来控制驱动电路发送动作指令,便可控制驱动马达带动齿轮B及齿轮C转动,从而迫使两对比度挡片做开合动作,与此同时,通过位置传感器来感应两对比度挡片的开合角度,并及时反馈位置信息及校正位置,以获得相应的影像显示对比度。而且两对比度挡片可采用不同结构的设计,以满足不同规格的前投影机的不同的对比度需求,应用范围更广。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恒生数码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恒生数码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6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