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26614.9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1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叶进发;王凯星;张美贵;宋运雄;柯彬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多层 陶瓷 元件 生产 干式水均压载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层陶瓷元件的生产领域,特别是指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
背景技术
在多层陶瓷元件如多层陶瓷电容器流延法生产过程中,首先在载带上流延形成陶瓷电介质膜片,经烘干、剥离等处理后印刷内电极,将印刷有内电极的多层陶瓷电介质膜片叠合层压后切割、烧结。现有技术中,在叠合层压时,为了使电介质层间真正牢固结合,往往在水均压设备中对产品进行水均压处理。水均压处理的过程如下:首先将产品放置于载板上,用胶带固定,然后装入塑料袋中进行抽真空,最后放入水均压设备中进行水压。现有技术中,载板通常棱角分明,载板边缘太过锐利,容易划破塑料袋,水均压时水浸入产品中去,造成产品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水均压载板因为太过锐利而容易划破塑料袋的缺点,提供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通过改进载板棱角来消除载板锐利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包括一矩形载板本体,该矩形载板本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四个边棱,该四个边棱两两相接形成四个第一弧形过渡角。
优选地,所述四个第一弧形过渡角均为圆角。
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与所述四个边棱的连接处均形成第二弧形过渡角。
优选地,所述第二弧形过渡角均为圆角。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载板上,四个边棱两两相接形成的四个角是最锐利的,也是最容易将塑料袋划破的地方,因此,本实用新型将四个边棱两两相接形成的四个角设计成第一弧形过渡角,在很大程度上可规避塑料袋被划破的风险;
同时,第一弧形过渡角优选地设计为圆角,一是考虑圆角在四个边棱之间的过渡平滑性最好,二是圆角的加工工艺也相对简单;
另外,考虑到上表面和下表面与四个边棱的连接处也较为锐利,也是可能将塑料袋划破的,为此,可选地,将上表面和下表面与四个边棱的连接处设计成第二弧形过渡角,从而使得整个水均压载板锐利的棱角均加以消除,完全规避了塑料袋被划破的风险,从而使得水均压时水不会浸入产品中去,不会造成产品报废,且可减少抽真空时的气泡产生;
同时,第二弧形过渡角优选地设计为圆角,一是考虑圆角在四个边棱之间的过渡平滑性最好,二是圆角的加工工艺也相对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B-B向剖视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包括一正方形载板本体10,正方形载板本体10包括上表面11、下表面12和四个边棱13、14、15和16。四个边棱13、14、15和16的长度为240mm,厚度为3mm。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四个边棱13、14、15和16两两相接形成四个第一圆角R1,第一圆角R1的半径为5mm;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与四个边棱13、14、15和16的连接处均形成第二圆角R2,第二圆角R2的半径为0.5mm。
另外,本实用新型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采用铝合金制造。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产品放置于正方形载板本体10上,用胶带固定,然后装入塑料袋中进行抽真空,最后放入水均压设备中进行水压,由于第一圆角R1和第二圆角R2的存在,使得整个载板没有锐利的棱角,完全规避了塑料袋被划破的风险,从而使得水均压时水不会浸入产品中去,保证产品水压质量可靠。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66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操作机构中的驱动装置
- 下一篇:无机超级电容器上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