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辅中空及模内负压真空注塑薄壁成型技术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3503.2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3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恒科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L22/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661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模内负压 真空 注塑 薄壁 成型 技术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具体说是一种气辅中空及模内负压真空注塑薄壁成型技术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注塑产品是将溶融塑料通过机械能高压注射到模具型腔内成型,但在注射,保压,冷却,收缩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塑料件壁厚收缩不一,致使塑件变形曲翘、缩水,因此影响塑料件精度,而且单个模具不能一次成型薄壁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个模具即可一次成型薄壁产品的气辅中空及模内负压真空注塑薄壁成型技术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辅中空及模内负压真空注塑薄壁成型技术模具,包括模具,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模具分为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型腔,上模和下模上与型腔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气体通道和塑料通道。
该实用新型气辅中空及模内负压真空注塑薄壁成型技术模具,为了便于开模取出产品,将模具分为上模和下模,为了便于形成薄壁产品,在通入熔融的塑料后通入氮气以便形成薄壁产品,因此在上模和下模上与型腔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气体通道和塑料通道。
为了方便形成薄壁产品,将型腔内多余的熔融状态的塑料溢出,在下模上设有溢料槽,为了方便控制溢料槽的溢料,在溢料槽与型腔之间设有油缸控制的截止阀,为了方便产品成型后,清理溢料槽,在溢料槽下设有顶出板,用以顶出多余的料。
为了便于产品通孔,在模具上与中空产品开口处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由冲切油缸控制的冲切镶件,待产品成型后,由冲切油缸带动冲切镶件,将产品开孔。
该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音响,电视,电脑,打印机,家具,餐具,保健器材,箱包等行业。
本实用新型的气辅中空及模内负压真空注塑薄壁成型技术模具有益效果:该项目克服了传统注射成型和发泡成型的局限性,能够一次成型结构复杂、尺寸精确的制品,且成本低、效率高,具有传统注射成型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2、下模,3、型腔,4、气体通道,5、塑料通道,6、截止阀,7、溢料槽,8、冲切镶件。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模具,其设计要点在于:所述模具分为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之间设有型腔3,上模1和下模2上与型腔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气体通道4和塑料通道5,所述下模2上溢料槽7,溢料槽7与型腔3之间设有油缸控制的截止阀6,所述溢料槽7下设有顶出板,所述模具上与中空产品开口处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由冲切油缸控制的冲切镶件8。
使用本实用新型气辅中空及模内负压真空注塑薄壁成型技术模具时,将溶融塑料采用机械能高压注射原理通过塑料通道5注射到模具型腔3内,使溶融塑料均匀分布于型腔3内部,再在气体通道4内通入高压氮气,使内部溶融塑料流入溢料槽7,以便于形成薄壁产品,保压一段时间后将上模1和下模2分离取出薄壁件即可;它克服了传统注射成型和发泡成型的局限性,能够一次成型结构复杂、尺寸精确的制品,且成本低、效率高,具有传统注射成型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该项目生产的产品:不但避免了传统注塑产品变形、缩水等质量缺陷,而且产品的强度通过圆的作用大大增强,由于产品夹层实现中空,产品用料成本直接降低了3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恒科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恒科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3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水凝胶隐形眼镜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路转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