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腐蚀箔表面色差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23401.0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2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潘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3/04 | 分类号: | C25F3/0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0013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 表面 色差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腐蚀箔色差控制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腐蚀箔表面色差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极箔行业中,腐蚀箔的表面色差控制较为困难。因色差问题存在会对腐蚀箔的容量(Cap值)、耐压值(Tv值)造成影响。目前大多数厂家采用的都是通过辊面的调整来控制箔面的色差,控制起来比较困难,且控制效果较差,操作难度较大。在实际生产中,高压腐蚀箔是采用铝光箔作阳极,石墨极板作阴极形成对电极,在酸性腐蚀液中(酸度值控制在1N至10N之间),通过施加1000A至7000A直流电进行隧道腐蚀来扩大有效面积从而增加腐蚀箔的容量。由于直流电是通过导电银辊(阳极载体)施加到铝箔上的,从导电银辊到腐蚀液面有30cm至70cm的距离,铝箔在大电流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铝箔温度升高到近500℃,如不能及时冷却,会造成温度的继续升高直至铝箔熔断。但在冷却过程中,如箔面的温度控制不合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在铝箔表面出现颜色深浅不一的痕迹,经过电化学腐蚀后箔面呈现严重的色差,影响产品的电性能和外观质量的一致性,造成成品率和单位成本的增加,最终降低利润。通常,根据腐蚀工艺的不同和其控制方法的不一样,普通的方法是进行腐蚀槽液的冷却来控制,但酸度的强与弱,温度的高和低都是控制的难点,因此控制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腐蚀箔表面色差控制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腐蚀箔的表面色差控制较为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腐蚀箔表面色差控制装置,包括水喷淋管、酸喷淋管、安装架;在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一道的水喷淋管和至少一道的酸喷淋管,在水喷淋管和酸喷淋管上分别有能将液体喷到阳极铝箔面上的喷淋孔。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水喷淋管可为2道至4道。
上述酸喷淋管可为1道至3道。
上述水喷淋管和酸喷淋管上的喷淋孔可分别为50个至100个。
上述喷淋孔的直径可为1毫米至3毫米。
上述相邻喷淋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可为2.5毫米至5毫米。
上述酸喷淋管的喷淋孔的中心轴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可为25°至40°。
在上述水喷淋管的下方有导向辊和腐蚀槽,导向辊使阳极铝箔置于腐蚀槽内的腐蚀槽液中。
上述水喷淋管可位于酸喷淋管之前,酸喷淋管位于极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利用本腐蚀箔表面色差控制装置,实现消除腐蚀箔外观色差效果达到较佳,腐蚀箔外观色差基本消除,使腐蚀箔表面一致性得到了保证,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电性能和外观质量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酸喷淋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水喷淋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水喷淋管,2为酸喷淋管,3为安装架,4为阳极铝箔,5为极板,6为喷淋孔,7为导向辊,8为腐蚀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至3所示,该腐蚀箔表面色差控制装置包括水喷淋管1、酸喷淋管2、安装架3;在安装架3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一道的水喷淋管1和至少一道的酸喷淋管2,在水喷淋管1和酸喷淋管2上分别有能将液体喷到阳极铝箔面上的喷淋孔6。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腐蚀箔表面色差控制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和3所示,根据阳极铝箔4表面温度的不同,水喷淋管1为2道至4道。
如附图1至3所示,根据阳极铝箔4表面温度的不同,酸喷淋管2为1道至3道。
如附图1至3所示,根据阳极铝箔4表面温度的不同,水喷淋管1和酸喷淋管2上的喷淋孔6分别为50个至100个。
如附图1至3所示,根据阳极铝箔4表面温度的不同,喷淋孔6的直径为1毫米至3毫米。
如附图1至3所示,根据阳极铝箔4表面温度的不同,相邻喷淋孔6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5毫米至5毫米。
如附图1、2所示,为了能更好的进行喷淋,酸喷淋管2的喷淋孔6的中心轴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25°至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3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