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GIS用大电流导体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23071.5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5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勾国营;周叶青;夏英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平高东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03;H01R13/40;H01R3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72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is 电流 导体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GIS(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设备,尤其涉及GIS设备用的大电流导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高电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GIS提出更高的要求。GIS产品在各个电压等级向大容量、小型化的方向发展。部分电网公司对252kV GIS产品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满足额定电流5000A及更高(传统的252kV GIS最高额定电流为4000A)。
目前GIS设计中提高额定电流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案:改变原有产品结构尺寸,增大筒体、导体截面积,内部绝缘尺寸相应增大,满足大电流要求;但是此种方案GIS的外形尺寸变化较大,材料、绝缘成本增加很多,与小型化的方向背离;
第二种方案:维持原有产品结构尺寸不变,筒体、导体截面不变,导体材料变更为高电导率材料,满足大电流时的温升要求。但是此种方案导体材料变更采用高导电率材料,稀有金属用量大,制造成本增加较多,导体质量较大,工厂、现场安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电流导体连接结构,满足大电流要求,质量小且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GIS用大电流导体连接结构,包括圆筒形的筒体和筒体中心安装的盆式绝缘支撑体,所述盆式绝缘支撑体中心安装固定导体,固定导体两端活动链接有活动导体,活动导体靠近盆式绝缘支撑体的部位为小直径,其余部位为大直径。
小直径的长度为筒体直径长度与大直径长度的差值与系数的乘积,其中系数为0.5~1。
盆式绝缘支撑体中心部位设有金属嵌件,金属嵌件中心为通孔结构,固定导体与金属嵌件穿套固定。
活动导体与固定导体通过梅花触指结构连接。
所述固定导体为高电导率材料,活动导体为低电导率材料。
本实用新型大电流导体连接结构,在不改变盆式支撑体尺寸的情况下,活动导体采用变径结构,既满足了大电流要求,质量小,现场安装方便,还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GIS用大电流导体连接结构,包括筒体1、盆式绝缘支撑体2,盆式绝缘支撑体2通过与筒体1上设置的端面法兰与筒体1固定;盆式绝缘支撑体2为盆状绝缘材料浇注物,浇注物中心部位有金属嵌件5,金属嵌件5中心为通孔结构,固定导体4与金属嵌件5穿套固定,固定导体4由高电导率材料制成;固定导体4两端均为活动导体3,活动导体3通过梅花型触指结构与固定导体4实现活动连接,活动导体3采用变径结构设计,靠近盆式绝缘支撑体2部位的导体直径小,远离盆式绝缘支撑体2部位的导体直径大,活动导体3采用导电率稍低的材料制作。
如图1所示,靠近盆式绝缘支撑体2部位两侧,活动导体3直径小,活动导体3与盆式绝缘支撑体沿面间的距离h较大,主要目的是保证活动导体3与盆式绝缘支撑体沿面的距离h满足高电压绝缘强度要求。远离盆式绝缘支撑部位的活动导体3直径d大,由于此部位仅有活动导体3和筒体1,为同轴圆柱电场结构,绝缘要求容易满足,活动导体3直径d的设计以满足大电流温升为选取原则。活动导体3中小直径的长度L需要严格计算,L太小,则活动导体3与盆式绝缘支撑体2的沿面距离h不能满足高电压绝缘要求;L太大,则小直径导体段的温升很高,活动导体3的活动连接部温升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并影响盆式绝缘支撑体2,造成盆式绝缘支撑体2温升过高,绝缘劣化,绝缘寿命降低,继而产品性能降低。活动导体3中小直径导体的长度:L=(D-d)×K(D:筒体内径;d:活动导体3大直径;K:系数,取0.5~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平高东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平高东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3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羟基积雪草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氟虫酰胺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