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管对流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3070.0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7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汝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汝枝 |
主分类号: | F28F1/12 | 分类号: | F28F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管 对流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具体是提供一种铜管对流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散热器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新型散热器不断涌现。比较常见的有钢制散热器、铝制散热器以及铜铝散热器等新型散热器,而其中以铜铝散热器前几年发展较快。
目前在我国出现的铜铝散热器主要有闭式铜管铝对流散热器、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和罩式铜管铝翅片对流散热器这三种类型。罩式铜管铝翅片对流散热器(简称铜管对流器)的结构型式是以铜管作通水管件,在铜管上增加铝翅片并通过胀管的工艺把铜管与铝翅片充分接触。从而增大散热面积,并且增加设计合理的外罩,使对流散热效果达到理想效果。采用铜管作通水管件,其优点很明显,铜管对流器耐腐蚀性好,紫铜管的年平均腐蚀率为钢管的1/20,散热器的耐腐蚀性和耐压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此外结构耐久性较好且安全余量大,产品的全寿命周期长,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供暖水质条件。而且由于翅片采用铝制,在相同散热量的条件下,散热器的整体重量比铸铁散热器大大减轻了。在同样散热量条件下,铜管对流散热器与其他型式的散热器相比,其质量最轻。若以钢柱散热器质量为1.0,则铸铁柱型散热器质量为2.9,钢制肋片管对流散热器质量为1.06,钢制板型散热器质量为0.70,而铜管器质量仅为0.51。而且因为散热面主要是铝材,散热器铜耗量少,铜管成本构成份额较低,因此价格并不是很高。同时,铜铝散热器的容水量很小,据沈阳建筑大学研究表明,在热水供暖系统中,容水量与散热量的比值小的散热器,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而且可以提高供热质量和效率。此外,铜管对流散热器还有调控简单、热利用效率高、使用面广等优点。
现有技术下的铜管对流散热器,其也具有一定的缺点:
一、翅片面积大,翅片间距大;
因为铜管对流散热器是依靠热源与环境温度,产生的温差而进行对流散热,也就是说当热源在一定的情况下,热源热传递面积是与本身对流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翅片面积及翅片间距设计不合理,就会增加制造成本,阻碍铝翅片与空气对流效率,从而影响整台散热器的散热量。
二、铜管与铝翅片,不能合理、紧密接触;
铝翅片必须均匀整齐合理地排列,并紧密地与铜管接触,才能使热量充分传到铝翅片上。如果不能正确地掌握铜管、铝翅片的伸系数,就会导致胀管时把翅片胀裂;或者铜管与翅片间隙过大,结果不能使热源有效地传送到翅片上。
三、四条管之间的排列不够合理;
俗语说:“细节决定成败”,宏观地看,两生产商的机芯的四条管之间的排列基本上是相同,其一生产商是:两条管180°平放,另外两条管是倾斜0-9°;其二生产商是:两条管180°平放,另外两条管是倾斜10-20°;经国家空调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其测试,结果基本相同,在允许测试公差范围5%之内。在使用同样物料的情况下没有跨越性的提高。
四、外罩的进出风口不够合理;
根据洽尔滨工业大学对铜管对流散热器外罩进出风口比例研究分析,得出要达到最理想的对流散热效果,出风口面积占进风口面积的60%以上。通过对以上两家企业产品的进风口测量得出,其出风口面积占进风口面积的50%左右。其对流散热效果就相对减小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铜管对流散热器,其打破传统钢制、铝制散热器以及铜铝复合等新型散热器的体积大,容水量大,使用寿命短,散热量低,家居装饰性差的局面,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并彻底解决旧式散热器的所有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铜管对流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外壳,所述散热器外壳内部设置有铜管,所述铜管上密布有铝翅片,所述铝翅片包括水平铝翅片和倾斜铝翅片,所述相邻铝翅片之间的排列间距为4.5-5mm,所述倾斜铝翅片中心线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A的范围为21°-30°。
铝翅片尺寸为115mm×50mm×0.3mm,并于其翅片表面增加加强根,加强根高度为1mm。
倾斜铝翅片与水平铝翅片之间设置有导风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铜管对流散热器,其具有以下特点:
一、铝翅片的外形尺寸最小,对流散热效果最好。
二、经研究分析,铝翅片排列间距在4.5~5mm。不但在国家标准工总况下,达到最佳的对流散热效果;在低温供暖时,与同行业类似产品相对比,也是最好的。
三、对流器机芯的夹角的角度:21°~30°。增大迎风面积,从而增大单位空间内的温差。加强对流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汝枝,未经张汝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3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USB和无线接口的新型3D计步器
- 下一篇:垂直轴式多级风叶风力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