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料过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2765.7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土华;汪建中;王银叶;吴秉祯;方正;汪健;洪锋;王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新力油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3 | 分类号: | B01D29/03;B01D29/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59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对油墨物料中的杂质和粗颗粒进行过滤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墨的生产工序一般包括:分散-研磨-分散-包装,而研磨是通过研磨机前的气动隔膜泵将分散后的物料打入研磨腔体内的,所以工作时气动隔膜泵容易被分散后还存在的较粗颗粒的颜料、杂质及砂磨腔中跑出的砂磨珠堵住,维修起来极不方便,既降低了劳动效率,又影响了生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效果突出的物料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物料过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筒状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本体内设有多孔状的过滤结构,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于过滤结构的两侧。
所述过滤结构为多孔状的过滤板。
所述过滤结构为多孔状的过滤筒。
所述过滤筒设有与出料口连接的开口。
所述进料口设于筒状本体下端。
所述出料口设于筒状本体上端。
所述筒状本体上设有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分散后的物料通过滤装置,尤其是利用装置内过滤结构的多孔设置,能够有效地对物料中的杂质和粗颗粒进行过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提高了劳动效率,提升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过滤筒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筒状本体;2为进料口;3为出料口;4为过滤结构;5为密封盖;6为过滤筒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一端开口的筒状本体1,本体1上设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本体1内设有多孔状的过滤结构4。进料口2和出料口3分别设于过滤结构4的两侧。筒状本体上设有密封盖5。
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结构个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多孔状的过滤板,也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多孔状的过滤筒,此时,过滤筒上仅设有一个与出料口3相连接的开口6。
为了实现更好的过滤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将进料口2设在筒状本体1下端,而将出料口3设在筒状本体1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在气动隔膜泵进料程序前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过滤装置,分散后的物料从筒状本体1下端的进料口2进入过滤装置中,无论采用过滤板或过滤筒及其它能实现同样效果的过滤结构4对物料进行过滤,均会将杂质和粗颗粒阻隔在外,只有符合要求的物料颗粒能顺利通过过滤板或过滤筒上的小孔从筒状本体1上端的进料口3排出进行下步工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提高了劳动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新力油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新力油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27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芯片进行陶瓷双列直插封装的引线框架
- 下一篇:形成互连结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