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拼焊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22577.4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0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强;刘兴全;王威;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42 | 分类号: | B23K26/42;B23K26/2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首钢总公司专利中心 11117 | 代理人: | 刘念华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拼焊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拼焊时使用的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可减少因焊接过程热变形造成的拼接间隙变化。
背景技术
激光拼焊技术是车身设计和制造中的关键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现代汽车制造领域。激光拼焊板就是将两张或多张不同厚度或不同材质的钢板通过激光对焊成一张钢板,然后进行整体冲压成形的工艺。在汽车制造领域,应用激光拼焊板可以减少工件数量、减少加工环节、降低工件重量、提高工件质量、提高车身碰撞安全性。由于激光光束直径很小,因此对拼焊坯板的拼接状态要求很高。为保证焊接质量,拼焊坯板通常通过高精剪、落料或者激光切割等精密方式加工;并且,焊接过程中通过夹具将拼焊坯板固定。由于激光拼焊时对两块待焊接板的装配间隙要求非常严格,这就对激光拼焊的焊装夹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激光焊接过程中,由于热应力的存在,为保证焊接过程中拼焊间隙不发生变化,对夹具夹紧力的要求通常很高。尤其对于长焊缝的焊接过程中,焊接过程热应力问题变的尤为突出。由于激光拼焊是一项新技术,尤其在对材料激光拼焊进行研发时,需要不断更换材料,这就需要用于研发的激光拼焊夹具既要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又要能够有效防止焊接过程的热变形。
在胡伦骥等人申请的发明名称为“薄板激光切割-焊接设备”的专利ZL02290609.6中,提出的拼焊夹具主要用于激光切割和激光焊接时光路和聚焦镜的转换,其所提的夹紧装置中主要采用了在Y轴下方设置有液压缸驱动的板坯定位机构,此装置使用了较多的滚珠丝杠,步进电机和液压缸,使用非常复杂。
在阎启等人申请的“一种激光拼焊和激光切割用夹具”的专利200520046157.4中,主要通过单侧横向和纵向挡条方式定位、通过压条夹紧的方式装卡试样,其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仅仅通过螺丝固定两端的压条很难避免焊接过程中的热变形,尤其是对于长坂的焊接过程热变形问题更难于避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试验室简易拼焊工装夹具不能满足板材拼焊需求而设计的激光拼焊用夹具,该夹具可有效避免拼焊过程中因热应力造成的间隙变化,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拼焊用夹具,用于夹持加工材料,该夹具包括:底板,放置在底板上的压板,底板上有沟槽,每条沟槽在底板的边缘处安装有固定装置,顶杆一端与手柄相连,另一端与拼焊板相接触,顶杆外壁与固定装置相连接。
底板具有一狭长开口槽,开口槽的方向与焊接方向一致,开口槽与沟槽垂直。
所述压板为一对,截面为梯形槽状结构,两端为固定端,压板通过固定端与底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可为独立组件,也可由底板向上突伸形成。
优选的,所述顶杆的外壁具有螺纹结构,通过螺纹与所述固定装置相联。
优选的,所述开口槽的每一侧沟槽的数量至少为1个。
优选的,所述开口槽的每一侧固定装置的数至少为1个。
优选的,所述开口槽的每一侧顶杆的数量至少为1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本夹具采用机械夹紧和固定方式,手动锁紧,无需电机、液压等复杂设备;2)操作方便。使用本夹具,可以适用于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钢板进行激光拼焊工作,本夹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产品更换时,不需要更换工作夹具;3)避免焊接过程中拼接间隙变化。本夹具两侧的顶杆结构,可阻止拼焊板沿与焊接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运动,从而避免焊接过程中热应力造成的拼接间隙变化,提高焊接质量,尤其适合长焊缝的焊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激光拼焊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激光拼焊夹具的压板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具;2.底板;3.压板;4.螺丝;5.开口槽;6.拼焊板;7.沟槽;8.固定装置;9.顶杆;1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材料激光拼焊用夹具1,其包含底板2,放置在底板上的一对压板3,在每条压板上前后两端各有一个螺丝4。
在本实用新型的底板2上有垂直于压板的沟槽7,每条沟槽7在底板的边缘处安装有固定装置8,固定装置8可以是独立的组件,也可以由底板2向上突伸形成。固定装置8上留有螺纹孔,顶杆9通过螺纹与固定装置8相连接,顶杆9的一端与手柄10相连且可与手柄10一起旋转。通过旋转手柄10,顶杆9与固定装置8发生相对转动,使得顶杆9沿沟槽7方向移动,试验过程中顶杆9的另一端与拼焊板6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2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