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袜机编织成圈控制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1995.1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6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田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振兴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2 | 分类号: | D04B15/3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袜机编 织成 控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袜机编织部件,尤其与一种袜机编织成圈控制机构有关。
背景技术
袜子编织组织具有平板和毛圈之分,因此袜机也有平板袜机和毛圈袜机两种型式。平板和毛圈编织的转换主要通过成圈控制机构的沉降片进出位置改变来实现,沉降片进出位置的改变由沉降机构的驱动轨迹槽驱动,驱动轨迹槽的轨迹面由多段曲面连接组成。现有的袜机成圈控制机构的沉降机构普遍采用固定式驱动轨迹槽的沉降罩,如要进行平板和毛圈编织的转换,就需要更换沉降罩,极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袜机成圈控制机构无法实现平板和毛圈组织编织的转换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实现平板和毛圈组织编织的快速转换的袜机编织成圈控制机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袜机编织成圈控制机构,包括沉降片和沉降机构,沉降机构包括沉降罩,沉降罩上设置有驱动轨迹槽,驱动轨迹槽包括内轨迹曲面和外轨迹曲面,沉降片后端设置有针脚,前端设置用于挂纱的鼻峰,针脚卡于驱动轨迹槽内,其特征是:所述的袜机编织成圈控制机构还包括成圈切换机构,成圈切换机构包括成圈刀、气缸和弹簧,所述的驱动轨迹槽外轨迹曲面设置有一缺口,该缺口段为袜子编织区,所述的成圈刀头部通过销轴安装于沉降罩,成圈刀内侧面位于驱动轨迹槽外轨迹曲面缺口处,与沉降罩上的内轨迹曲面配对,填补沉降罩上的外轨迹曲面缺口;所述的气缸通过支架安装于沉降罩,气缸活塞正对着所述的成圈刀尾部的外侧面,所述的弹簧一端与成圈刀尾部连接,另一端与支架固定,将成圈刀牵拉抵靠于气缸活塞。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沉降片沿针筒径向安装于针筒顶端,沉降片针脚卡于驱动轨迹槽内,内轨迹曲面推动沉降片径向外移,外轨迹曲面推动沉降片径向内移,针筒旋转,沉降片在离心力和内轨迹曲面推力作用下其针脚抵靠于外轨迹曲面;在编织毛圈组织时,气缸活塞伸出缸体,推动成圈刀以销轴为中心向针筒中心转动,成圈刀位于内侧位置,在针筒旋转过程中,沉降片依次进入编织区,针脚依次抵靠到作为外轨迹曲面的成圈刀内侧面,由于成圈刀处于内侧位置,使沉降片被推动径向内移,处于靠前位置,纱线挂到沉降片鼻峰上,形成毛圈组织;在编织平板组织时,气缸活塞缩回缸体,成圈刀在弹簧拉力作用下位于外侧位置,在针筒旋转过程中,沉降片依次进入编织区,针脚依次抵靠到作为外轨迹曲面的成圈刀内侧面,使沉降片处于靠后位置,纱线不会挂于沉降片鼻峰上,也就不会形成毛圈组织。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成圈切换机构包括两把成圈刀和两个气缸,两把成圈刀上下叠置,成圈刀和气缸一一对应,两把成圈刀可以分别独立控制高脚和低脚沉降片。
所述的成圈切换机构有两组。
所述的两组成圈切换机构的成圈刀头部相邻。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由气缸驱动转动的成圈刀,使驱动轨迹槽的外轨迹曲面成为活动式,实现了平板和毛圈组织编织在同一成圈控制机构就可以快速转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沉降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沉降片11、沉降机构和两组成圈切换机构,沉降机构包括沉降罩1,沉降罩1上设置有驱动轨迹槽2,驱动轨迹槽2包括内轨迹曲面8和外轨迹曲面7,内轨迹曲面8推动沉降片径向外移,外轨迹曲面7推动沉降片径向内移,驱动轨迹槽2的外轨迹曲面7设置有一缺口,该缺口段为袜子编织区,沉降片11后端设置有针脚13,前端设置用于挂纱的鼻峰12,针脚13卡于驱动轨迹槽2内,成圈切换机构包括两把成圈刀3、两个气缸5和弹簧9,成圈刀3头部通过销轴6安装于沉降罩1,两把成圈刀3上下叠置并可以独立活动,两组成圈切换机构的成圈刀3头部相邻,成圈刀3内侧面位于驱动轨迹槽外轨迹曲面缺口处,与沉降罩上的内轨迹曲面配对,填补沉降罩上的外轨迹曲面缺口;气缸5通过支架4安装于沉降罩1,气缸活塞正对着成圈刀3尾部的外侧面,弹簧9一端与成圈刀3尾部连接,另一端与支架4固定,将成圈刀牵拉抵靠于气缸活塞。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沉降片沿针筒径向安装于针筒顶端,针筒旋转,沉降片在离心力和内轨迹曲面推力作用下其针脚抵靠于外轨迹曲面;在编织毛圈组织时,气缸活塞伸出缸体,推动成圈刀以销轴为中心向针筒中心转动,成圈刀位于内侧位置,在针筒旋转过程中,沉降片依次进入编织区,针脚依次抵靠到作为外轨迹曲面的成圈刀内侧面,由于成圈刀处于内侧位置,使沉降片被推动径向内移,处于靠前位置,纱线挂到沉降片鼻峰上,形成毛圈组织;在编织平板组织时,气缸活塞缩回缸体,成圈刀在弹簧拉力作用下位于外侧位置,在针筒旋转过程中,沉降片依次进入编织区,针脚依次抵靠到作为外轨迹曲面的成圈刀内侧面,使沉降片处于靠后位置,纱线不会挂于沉降片鼻峰上,也就不会形成毛圈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振兴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振兴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1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