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高温集肤效应伴热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21824.9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3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蔡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振军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H01B7/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96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效应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肤效应伴热电缆,具体是提供一种耐高温集肤效应伴热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集肤效应伴热电缆,其如附图1所示,结构是锡镍铜铰母线外包覆有绝缘层和护套层,这种集肤效应伴热电缆结构较为简单,对于高温的工作状态下,其绝缘层和护套层容易被烫坏,从而影响产品的正常工作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耐高温集肤效应伴热电缆,其通过设置的云母绕包层和玻璃纤维编制层,增强其抗高温能力,使其能够安然处于高温工作状态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高温集肤效应伴热电缆,包括锡镍铜铰母线,所述锡镍铜铰母线外包覆有绝缘层和护套层,所述锡镍铜铰母线和绝缘层之间设置云母绕包层和玻璃纤维编制层。
所述绝缘层为1-5层。
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集肤效应伴热电缆,其通过设置的云母绕包层和玻璃纤维编制层,增强其抗高温能力,使其能够安然处于高温工作状态下。伴热温度可达255度,由于芯线采用了镀镍铜绞线,大大增加了在高温时的抗氧化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下的集肤效应伴热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集肤效应伴热电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集肤效应伴热电缆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2所示,
一种耐高温集肤效应伴热电缆,包括锡镍铜铰母线1,所述锡镍铜铰母线1外包覆有绝缘层2和护套层3,所述锡镍铜铰母线1和绝缘层2之间设置云母绕包层4和玻璃纤维编制层5。
本实施例中绝缘层为1层。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振军,未经蔡振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18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