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烟室顶部用烟雾收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1024.7 | 申请日: | 201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1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倪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宗荣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E04H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20007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烟室 顶部 烟雾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烟雾收集装置,用于空气净化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的吸烟室建筑吊顶,一般采用装饰板或铝塑扣板等材料。例如机场、车站码头吸烟室通常采用带小孔铝扣板或铝塑扣板的吊顶。其结构设计,不考虑如何将吸烟室内的污染烟雾空气能智能化、高效快速、节能抽吸干净。吸烟室内有烟民,室内、外便是烟雾弥漫,空气混浊不堪。多数吸烟者也不愿意进室抽烟,大量有毒有害二手烟雾空气仍通过窗户,门道排放到公共活动场所里,更多地方将污染烟雾空气直接排放到室外大气中去,污染环境、污染空气。烟雾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还夹杂着吸烟者体内各种病毒和细菌,对被动吸烟的幼儿、青少年及妇女危害尤为严重。
烟雾很轻且无孔不入。通常烟雾随着上升气流慢悠悠地聚集于吸烟室顶部及四周壁角落停留。一旦烟室的顶部和周壁墙体密封性不好,烟雾会见缝隙钻入并飘移聚集,直至可以永久性停留时为止。在温湿环境条件里不需多时,室内的顶部和周壁即留下难以清洗的烟焦痕迹和驱之不散难闻的烟臭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根据吸烟室内的烟雾量和/或吸烟室内的人流量智能控制吸烟装置抽吸风机运转的智能化吸烟室顶部用烟雾收集装置,以最环保节能、最高效的运行方式充分地将吸烟室内的有害烟雾抽离并集中输送到循环过滤、净化装置内净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烟室顶部用烟雾收集装置,包括集烟罩、若干风机和送风管道,所述的集烟罩采用上凹式结构,所述风机的抽风口设置于集烟罩顶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经送风管道集中导向外部净化处理装置,该装置在吸烟室内还设置有烟雾传感器和/或光电传感器,所述的烟雾传感器和/或光电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一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烟雾传感器和微处理器之间设置有数模转换器,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风机的控制端。
所述集烟罩可以为一个,并且其下端开口边缘与吸烟室的四周侧墙面相匹配设置。
在所述的风机中至少有一个风机和微处理器之间还串联设置有变频控制器,并且该风机为增压式风机、其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
在所述集烟罩的下端开口处最好固定设置有隔板,隔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所述的隔板最好采用跌落式结构固定安装,即隔板固定安装的高度离集烟罩的下端开口边沿保持有效距离的高度落差。
所述的隔板上的通孔直径为5-6mm,隔板离集烟罩的下端开口边沿的高度落差为50-100mm。
所述的微处理器最好还连接有一显示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吸烟室顶部用烟雾收集装置通过巧妙的结构设置使得收集装置具备了智能控制的节能运行功能,本装置在适当的监控位置设置了烟雾传感器和/或光电传感器,通过在吸烟室顶部等烟雾易聚、敏感位置设置烟雾传感器就能及时、敏感地获取吸烟室内烟雾量的增减及位置信息,传输至微处理器读取;同样的本装置可以在吸烟室出入口等人流变化敏感位置设置光电传感器,进出烟室的人数信息即传输至微处理器读取;微处理器通过对各传感装置传输信息及时读取和预编程序的控制及时发出指令,调整集烟罩顶部风机的运行力度和控制某位置上的风机启动还是关闭,从而达到根据烟室内吸烟人数、烟雾量和/或位置对烟雾收集装置的智能化控制,达到节能高效的效果。
其中集烟罩采用上凹式的结构,上凹结构可以采用圆弧形上凹结构、球面上凹结构或者是带角锥台形(即集烟罩的垂直截面呈梯形)结构等,集烟罩的数量和结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一种方式可以是集烟罩采用一个,整体契合吸烟室的整个屋顶,其下端开口的边缘与吸烟室的四周侧墙完全匹配契合,这样的结构设计就能把吸烟室内产生的烟雾百分之百地收集到集烟箱内,任何角落不会有滞留、沉积的烟雾。
对于风机的选用可以根据节能和成本的综合考量来确定,选用一般的单一转速抽风机时,可以通过微处理器控制集烟箱顶部风机开、关的数量和位置来控制整体风机抽吸运行的力度,其更适用于一些成本投入较低的吸烟室;而选用变频控制器控制的风机,则除了上述的控制方式之外还可以根据烟室内吸烟人数,烟雾量和烟雾位置等变化通过微处理器控制、改变单个或多个风机的运行功率,从而更加节能、更加科学有效地控制集烟抽吸的效果;而其中选用机壳以阿几米德螺线增压式大抽风量设计的增压式风机作为变频控制器控制的风机将获得更佳的抽吸控制效果。
微处理器通过显示控制模块更好地达到人为的预设、控制、临时手动控制、设备运行监视以及设备的维修测试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宗荣,未经倪宗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10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