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20579.X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7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0 | 分类号: | H01M10/00;H01M10/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装置,尤其是组合式热管电池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数电气设施都采用电池供电或将其充当为备用电源,使得电池的应用愈发广泛,但常常由于电池壳体为了电池之间实现电气绝缘,一般采用热传导性能差的树脂制成;同时所述电池在充放电时所产生的热量没有被及时带走,而使得所述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过高,甚至可能电池表面温度达到80摄氏度以上。由于电池在高温环境下就不能充满电,所以充放电性能下降,而且充放电循环寿命降低。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采用高效的散热装置,将电池所产生的热量最大化地排出。特别是,电气设施多数采用充放电流较大电池,其产生的热量能否及时散发,直接决定了电气设施的性能,同时也影响电气设施提供终端服务的好坏。而通常电池散热都是采用铝热沉与风扇组合进行传导加对流散热,但热沉所具有的较大的扩散热阻及其截面上的热流密度分布极不均匀的特性,使得电池散热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直接限制了电池性能的提高,为此提供高效的电池散热解决技术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热管作为一种利用相变传热的高效传热介质,具有(一)热阻小,传热系数大(其传热性能比 铜/铝材料高两个数量级以上),(二)优良的等温性,(三)热流密度的可变性,(四)热流方向可逆性等优良特点,因此热管散热器较普通的热沉散热器有更高的散热能力以及其高效节能的优势,在电池散热领域被广泛地应用和发展。
目前一般使用的热管散热器由圆形热管、散热翅片及基座组成,或者板式热管、铝热沉及基板组成,其不足之处是其圆形热管或者板式热管与散热翅片或者铝热沉和基板连接是一种装配结构,其接触热阻较大,同时受制作工艺的影响,使其散热效率受到一定的限制。
公告号为:CN 20142186Y9,专利号为:ZL200920302396.X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电池散热装置,其中热管紧靠电池吸收电池所散发的热量,所述热量传递到热管另外一端固定的散热翅片,通过散热翅片及安装于散热翅片附近的风扇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实现散热。其散热效果在电池散热装置中应用效果明显好于普通的铝热沉,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其一电池散热装置所占的空间过大,还需要热电制冷散热,显然耗能过多,成本高;其二热管与电池结合处技术公开内容来看,热管与电池接触热阻较大,不利于热量传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装置,使用热管作为散热元件,热管与电池接触热阻较小,利于热量传递,结构简单,单位体积的散热面积大,散热效率高,能降低电池充放电能耗,提高充放电循环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池装置,包括有一块以上平板电池以及扁薄平板,所述扁薄平板内部排布有热管阵列,散热工质充注在所述热管阵列的内腔中;其中,所述电池装置包括有一块以上导热薄 板;每块平板电池的长度及宽度方向包括有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所述电池装置包括有两块以上的扁薄平板,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的外部;导热薄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表面或第二外表面与扁薄平板之间,导热薄板的两外表面分别与平板电池和扁薄平板紧密贴合;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的外部的两块扁薄平板之间,设置有散热翅片。
所述导热薄板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平板电池外表面的宽度,所述导热薄板的面积不小于所述平板电池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的面积。
所述扁薄平板内部排布多个截面为多边型的细孔管。
所述扁薄平板包括有放热段及吸热段,吸热段紧密贴合在平板电池或导热薄板的外表面。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05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