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数控服装液态辅料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0373.7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1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波 |
主分类号: | A41D27/00 | 分类号: | A41D27/00;A41C1/00;A41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5162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数控 服装 液态 辅料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辅料成型机,尤其涉及一种对需要填充液态填充物的塑料辅料热压成型的成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需要填充液态填充物服装辅料种类繁多,如需要填充硅凝胶作为美体用的女性内衣等,这些辅料通常由TPU原料膜通过通过成型设备成型后,再往成型后的原料膜开口注入液态填充物如硅凝胶等,封口后加热使填充物固化,形成女性应用于胸部、臀部内衣美体物料。
然而,目前常用的TPU原料膜成型设备通常为高周波成型设备,这种设备需要先通过人工将原料膜剪断,将上、下原料膜对齐放平,通过手动方式控制高周波成型设备成型。这种成型办法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对需要填充液态填充物的塑料辅料热压成型的成型机,通过自动成型机自动热压成型,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数控服装液态辅料成型机,包括
机座,机座上方设有一工作台,在机座的左侧设有原料支架,支架上设有上、下原料辊;
热压成型装置,包括固定在机座工作台上的支架,支架上固定一气缸,在气缸两侧设有导柱,气缸轴和导柱下端与热压成型模具固定连接,模具下方设有模具座;
原料驱动装置,固定于热压成型装置右侧的工作板上,主要由伺服马达、调节装置和上、下驱动辊组成,通过下驱动辊带动上驱动辊来带动原料膜;
切料装置,包括固定在在原料驱动装置右侧工作台上的支架,支架上固定有气缸,在气缸两侧设有导柱,气缸轴和导柱下端与刀具固定连接,刀具下方设有与其配合的刀具座;
若干导辊,设在热压成型装置、原料驱动装置、切断装置之间;
数控装置,该数据装置与气缸和伺服马达连接,控制气缸和伺服马达的工作。
所述的热压成型模具包括上调节板、下调节板、隔热板、加垫板和模具本体,上调节板通过固定法兰与气缸轴、导柱固定连接,上调节板与下调节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并于两调节板之间设置调节螺钉;加热板与模具本体导热固定连接,在加热板与下调节板之间设有隔热板。
所述的原料驱动装置上的调节装置由调节手柄和定位螺钉组成。
所述的切料装置还包括调节装置和加热装置,调节装置包括上调节板、下调节板和调节螺丝,气缸和导柱通过固定法兰与上调节板固定连接;加热装置为一电加热板,电加热板与刀具导热固定连接;在电加热板与下调节板之间设有一隔热板。
所述的成型机还包括一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设在切料装置的右侧,由传动带和带动传动带运动的伺服马达组成,经过切料装置后的成型原料通过传送装置传送至指定的位置。
所述的刀具为一压痕刀具,使经过切料装置后的成型辅料单元之间留下压痕线。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数控服装液态辅料成型机将TPU等原料膜从原料辊通过导辊经热压成型装置热压成型后经切料装置切成带压痕线的成型半成品,再经传送装置传送至指定位置,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使成型产品质量稳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一种自动数控服装液态辅料成型机,包括机座1,机座1上方设有工作台。机座的左侧设有原料支架2,原料支架2设有上、下两个原料辊3和4。热压成型装置设在原料支架2右侧一定距离的机座1工作台上,主要包括固定在机座1工作台上的支架13,支架13上固定一气缸14,在气缸14两侧设有导柱15、16,气缸轴17和导柱15、16下端与热压成型模具固定连接。模具下方设有模具座12,模具座13上平台设有软垫41。热压成型模具包括上调节板18、下调节板19、隔热板20、加垫板21和模具本体22,上调节板18通过固定法兰与气缸轴17、导柱15和16固定连接,上调节板18与下调节板19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并于两调节板之间设置调节螺钉,通过上、下调节板18、19及调节螺钉调节模具本体1的平衡。加热板20与模具本体22导热固定连接,为了提高热传导效率及避免上、下调节板18、19温度过热而影响气缸的正常使用,在加热板21与下调节板19之间设有隔热层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波,未经张洪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03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文胸肩带脱落的九扣
- 下一篇:防滑耐热橡胶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