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24工位夹封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6794.2 | 申请日: | 201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4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市德光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9/32 | 分类号: | H01J9/32;H01J9/40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 43105 | 代理人: | 李翠梅 |
地址: | 412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24 工位夹封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型照明用卤素灯泡生产专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G9无支架灯泡专用24工位夹封机。
背景技术
夹封机是G9无支架卤素灯泡生产中非常关键的设备之一,夹封是指将无支架软灯丝置于泡壳内,经高温加热泡壳,通过辅助工具,打下凹点将软灯丝固定在泡壳的中心,然后再高温加热泡壳,通过夹模机构将泡壳封死。现在的夹封机一般为6工位,由人工上泡壳、上灯丝挂灯丝,检测发讯,泡壳加热打凹点、封口、冷却,下泡等。这种结构泡壳上端排气管与下端圆管接管不同心时,没有扶正装置;人工既要上丝、挂丝、上泡、插氮气管,还要下泡、取氮气管,操作起来费时影响效率;如果要与别的机械连结起来,组成生产线,上泡与下泡两个端口没有相应的接口,不适合连线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生产效率及合格率高、且能实现单机自动化和整线自动化的24工位夹封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身组件、主传动机构、转盘分度机构、夹具组件、配水配氮装置、封口及打凹机构、予烧火头组件、泡壳扶正,泡壳下端面整平组件,自动上泡装置和泡壳上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组件上设有24个工位;所述的夹具组件为24套均度安装在转盘分度机构的大 转盘上;所述的封口及打凹机构为两套,一套安装于第十三工位处,一套安装于第十七工位处;所述予烧火头组件分别安装在第十四、十五、十六工位,它们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的泡壳扶正安装在第十一工位;所述的泡壳下端面整平组件安装在第五工位处;所述的自动上泡装置安装于第一工位处;所述泡壳上升装置安装在第二十工位处。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目的,所述的夹具组件由两个氮气管滑轴、排管夹滑轴固定安装于安装体上,氮气管滑轴与排管夹滑轴分别在其内滑动,两个氮气管滑轴上端通过上连接块连接,氮气管滑轴与排管夹滑轴下端由靠轮座板连接,上端由连接排气管夹的上座块连接。
所述的上连接块上安装有氮气管夹板。
所述的氮气管滑轴下端还设有靠轮座块。
本实用新型工位设置合理,人性化设置。整机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整线设备自动化,产品的生产率、合格率高。只需更换灯丝夹就可以适用所有单端灯的封口技术要求,要是灯丝有支架,则可以进行自动上丝,生产率还将提高。在上下泡壳两端口处留下端口方便实现与其它设备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夹具组件4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位布局原理图。
图中:1、机身组件,2、主传动机构,3、转盘分度机构,4、夹具组件,5、配水配氮装置,6、龙门架,7、靠模,8、人工操作台,10、封口及打凹机构,11、予烧火头组件,12、泡壳扶正,13、泡壳下降组件,14、挂丝装置,15、灯丝开夹装置,16、泡壳下端面整平组件,17、泡壳轻微夹扁装置,18、夹扁前予烧装置,19、发讯装置,20、自动上泡装置,21、开排管夹装置,22、泡壳上升装置,23、风冷装置,24、烧硅火头,28、 调整螺钉,29、上连接块,31、上座块,32、安装体,33、氮气管滑轴,34、排管夹滑轴,35靠轮座板,36、氮气管靠轮,37、靠轮座块,40、灯丝夹,43、排气管夹,44、氮气管,45、氮气管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由上述附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身组件1,主传动机构2,转盘分度机构3,夹具组件4,配水配氮装置5,封口及打凹机构10,予烧火头组件11,泡壳扶正12,泡壳下降组件13,泡壳下端面整平组件16,自动上泡装置20和泡壳上升装置22。机身组件1上设有24个工位,夹具组件4为24套均度安装在转盘分度机构3的大转盘上。封口及打凹机构10为两套,一套安装于第十三工位处,用作泡壳打凹固丝,另一套则安装于第十七工位处,用作封口。
予烧火头组件11分别安装在第十四、十五、十六工位,它们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泡壳扶正12安装在第十一工位。
泡壳下端面整平组件16安装在第五工位处。
自动上泡装置20安装于第一工位处。泡壳上升装置22安装在第二十工位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市德光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市德光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6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电压检测方法、装置及其电路
- 下一篇:一种烟草特有亚硝胺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