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分流排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6041.1 | 申请日: | 201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7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林世崇;张雷;曹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世崇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2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分流 排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排污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城市分流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排水有雨污分流和雨污混流两种方式。现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均是采用混流方式,混流方式实际是城市缺少独立的污水排放管网,而将污水引入雨水排放管网直接排入河道,致使城市污水无法进行有效收集、输送和集中处理,容易造成河道水质污染,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分流方式需建立雨水和污水两套独立的排水管网,其污水处理效果好,但是由于投资巨大、拆迁难、对城市正常运行影响较大等各种条件制约,短期内无法实现,也不适合我国城市排水系统改造。同时,根据资料统计,我国江北地区可形成汇流的降雨期历时不足全年的百分之十,河道水质污染主要表现在非降雨期,这是因为:排水管网降雨期主要排泄雨水,历时较短,水量充沛,污水被有效稀释,河道污染较轻;非降雨期则全部排泄城市污水,历时较长,致使河道污染严重。因此,针对江北河道污染治理的关键,是在不影响降雨期雨水排放的前提下,使非降雨期的污水不排入河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分流排污装置,它能够在降雨期直接向河道排放雨水;在非降雨期将城市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可有效解决河道非降雨期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城市分流排污装置,包括城市污水井,城市污水井通过第一管路与分流井上部连通,分流井上部安装第二管路,第二管路与集雨管连通,集雨管上安装出水管,出水管与城市河流相通,分流井下部安装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与集污管连通,集污管通过排污管与污水处理装置连通,排污管上安装控制阀。
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能够在现有城市排污体系下,实现非降雨期内的雨水和污水分离,减少河流等受到的污染;结构简洁,工程量小,可以直接对现有城市排污管道进行连接改造,改造成本低;能够对水中杂质进行初步清除,防止堵塞排污管道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城市污水井;3、第一管路;4、沉淀池;5、分流井;6、第二管路;7、集雨管;8、出水管;9、第三管路;10、集污管;11、排污管;12、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城市分流排污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城市污水井1,城市污水井1对城市中的雨水和污水进行收集。城市污水井1通过第一管路3与分流井5上部连通。分流井5上部安装第二管路6,第二管路6与集雨管7连通,集雨管7能够将城市中多个第二管路6中的雨水进行输送,使其进入河道实现正常排放。集雨管7上安装出水管8,出水管8与城市河流相通,分流井5下部安装第三管路9,第三管路9与集污管10连通,集污管10能够对城市中多个第三管路9中的污水进行统一输送。集污管10通过排污管11与污水处理装置连通,排污管11上安装控制阀12。本实用新型在非雨季时,污水处理厂打开控制阀12,对城市污水进行治理;在雨季时,雨量较大,水量充沛,污水被有效稀释,河道污染较轻,此时关闭控制阀12,使城市污水和雨水流入河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特征在于:为了去除雨污混流管网中的杂物,在第二管路6上设置沉淀池4,石块、金属等杂物在流经第二管路6时沉积到沉淀池4内,然后定期进行清理即可,可以防止堵塞各排污管道。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非降雨期,城市污水井1内的收集水均为污水,水量较小,由于分流井5高度限制,污水不进入河道,而通过分流井5下部的第三管路9进入集污管10,最后输送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防止了河道水质污染;在降雨期,城市污水井1的收集水大都为雨水,水量较大,此时关闭排污管11上的控制阀12,雨水通过分流井5上部的第二管路6进入集雨管7,最后流入河道,由于此时污水被稀释,所以排放的雨水不影响河流水质,并且不影响城市雨水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世崇,未经林世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60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框玻璃幕墙的隔热条
- 下一篇:管件式检查井的井座及具有该井座的检查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