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电机底轨式旋转焊接对口工装台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5896.2 | 申请日: | 201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5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明;王克;王勇;张雪江;武迎峰;刘春雨;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新能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0026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底轨式 旋转 焊接 对口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平环形焊接工装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多电机底轨式旋转焊接对口工装台。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风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已从750千瓦 、1500千瓦,发展到2.5兆瓦、3兆瓦机组,目前国外已研发成功5兆瓦、7兆瓦的海上发电机组,并开始研发10兆瓦机组。兆瓦级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的普及,使得风机塔架的长度、直径和筒节使用的钢板厚度不断增加,并且由于兆瓦级大容量风机的叶片长度较长,使得对塔架的屈服强度及核载的要求越来越高,塔架所使用的材质、板材厚度的变化也导致了塔架的重量不断加大。目前塔架的生产制造一般都在厂房内进行,由于水平环形焊缝采用的焊接方式是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操作人员绕工件边移动边焊接,这样不但工作效率低、操作非常不方便,而且经常会因人员移动而产成焊缝质量缺陷,因此,现有水平环形焊缝的焊接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工作效率低、操作困难、易产成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电机底轨式旋转焊接对口工装台,其解决了现有水平环形焊缝的焊接方式存在的工作效率低、操作困难、易产成质量缺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多电机底轨式旋转焊接对口工装台,包括底座、辊轮座、驱动辊、焊台架、电机、环形槽轨、腿柱和滚轮;底座上沿圆周均布固定有不少于三个的辊轮座,辊轮座上安装有轴线沿辊轮座所在的圆周切线方向的驱动辊,焊台架坐在驱动辊的上端上并能随驱动辊转动而旋转,辊轮座上安装有能够使驱动辊转动的电机;底座外侧有与辊轮座所在的圆周同心的环形槽轨,焊台架下端对应环形槽轨的位置沿圆周均布有不少于三个的腿柱,腿柱上端固定连接在焊台架的下端,腿柱下端安装有滚轮并通过滚轮安装在环形槽轨内。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电机与辊轮座之间可固定安装有变速器,变速器的输入轴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在一起,变速器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辊。
上述焊台架的下端可固定连接有环形辊道,环形辊道的下端面坐在驱动辊的上端上。
上述焊台架可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不少于三个的径向支臂;各径向支臂的内端上端通过上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各径向支臂的内端下端通过下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环形辊道固定连接在径向支臂的中部下端,腿柱固定连接在环形辊道外侧的径向支臂下端,腿柱外侧与径向支臂的下端固定有加强板。
上述径向支臂的数量可为六个并沿圆周均匀分布。
上述环形辊道的下表面可分布有凸起或凹陷或花纹。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驱动辊及坐在环形槽轨上的腿柱承重,由多个电机带动各自的驱动辊令焊台架及工件绕中心旋转,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焊接的人工操作、降低了产品质量缺陷。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焊台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底座和环形底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底座,2为辊轮座,3为驱动辊,4为焊台架,5为电机,6为环形槽轨,7为腿柱,8为滚轮,9为变速器,10为环形辊道,11为上固定板,12为下固定板,13为径向支臂,14为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新能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疆新能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5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理瓶机的翻瓶装置
- 下一篇:钢水真空浇注注流保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