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安全门锁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1927.7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4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竞;程登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富菱达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00 | 分类号: | E05B65/00;E05B47/00;B66B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创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0 | 代理人: | 梁新杰 |
地址: | 5114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安全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电梯安全门锁属于电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安全门锁。
背景技术
国家标准GB7588-2003中5.2.2.1.2中要求: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距离不大于11m;井道安全门应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亦能将其关闭和锁住;井道安全门即使在锁住情况下,也应能不用钥匙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而现有的安全门门锁有的制作不符合国家标准;有的就用一把普通的门锁,再加一个电器开关,不能检测锁舌是否有效地闭合,给电梯的安全运行留下了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检测锁舌是否有效闭合,并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梯安全门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设置盒体和固定座,盒体安装在门板上,固定座上设置有安全触点,带螺纹的固定套插入门板中,薄螺母固定带螺纹的固定套,轴连接在锁芯上,轴连接开锁打杆,橡胶垫片安装在带螺纹的固定套上,锁舌组件上套有压缩弹簧,旋转手柄连接锁舌组件,锁芯连接开锁打杆,开锁打杆连接锁舌组件。
固定座上设置有安全触点。锁芯上轴的一头是三角形的。
锁舌组件可在外力作用下伸缩,压缩弹簧可使锁舌组件复位。锁舌缩短依靠外力来带动,伸长则依靠压缩弹簧的作用来带动。一个带触点的固定座安装在安全门的门框上,当自由伸缩的锁舌伸长插入固定座时,安全门就关紧,并且自由伸缩的锁舌与带触点的固定座接触,接通电梯的安全回路,电梯可正常运行。当维修人员在电梯井道外用三角锁匙开启安全门时,可自由伸缩的锁舌离开带触点的固定座,安全门可打开,安全回路断开,电梯不能运行。当维修人员在井道内时,可旋转门锁上的旋转手柄,旋转手柄带动锁舌离开带触点的固定座,安全门也可打开,安全回路断开,电梯不能运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适应性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1、固定座,2、安全触点,3、盒体,4、轴,5、带螺纹的固定套,6、橡胶垫片,7、薄螺母,8、锁舌组件,9、压缩弹簧,10、旋转手柄,11、开锁打杆。
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设置盒体3和固定座1及锁芯I,盒体3安装在活动门板上,固定座1安装在门框上并设置有安全触点2,带螺纹的固定套5插入门板中,并通过薄螺母7固定带螺纹的固定套5,轴4在固定套中可旋转,轴4连接开锁打杆11,锁芯上轴的一头是三角形的,橡胶垫片安装在带螺纹的固定套上,锁舌组件8上套有压缩弹簧9,旋转手柄10可带动锁舌组件8移动。带安全触点2的固定座1安装在安全门的门框上,盒体3安装在与电梯井道内墙对应的安全门门板上,可随门板一起绕门活页转动,I部为安全门门锁的锁芯,安装在与电梯井道外墙对应的安全门门板上,锁芯转动可带动锁舌组件8伸缩。轴4是可180度转动的轴,I部通过带螺纹的固定套5插入门板中,后用薄螺母7固定,锁舌组件8可在外力作用下伸缩,压缩弹簧9可使锁舌组件8复位,当维修人员在井道外用三角锁匙套入轴4后,并旋转三角锁匙,三角锁匙带动轴4旋转,轴4带动开锁打杆11旋转,旋转的开锁打杆11带动锁舌组件8移动,直至锁舌组件8脱离带安全触点2的固定座1,安全门可打开,安全回路断开,电梯不能运行。当维修人员在井道内旋转旋转手柄10时,旋转手柄10带动锁舌组件8移动,直至锁舌组件8脱离带安全触点2的固定座1,安全门也可打开,安全回路断开,电梯不能运行。当用力关闭安全门时,锁舌组件8在外力作用下使压缩弹簧缩短,当安全门关到位后,锁舌组件8依靠压缩弹簧的作用伸长,插入带安全触点2的固定座1中,安全门就关紧,接通电梯的安全回路,电梯可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富菱达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富菱达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1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