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氧感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10000.1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4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傅荣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星陶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409 | 分类号: | G01N27/409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氧感知器,尤指一种利用绝缘载体局部结合检测载体的条片式含氧感知器。
背景技术
含氧感知器(或称氧气检知器,O2 Sensor)通常被组设在汽车或机车引擎的油气进气端或引擎的排气管内看,用以检测出引擎进气端的油气(空气与燃油)混合比(或称空燃比)或废弃排放端的含氧量。换言之,也就是使用含氧感知器来检测出受测气体(油气或废弃)中的含氧浓度数值,以便于供给引擎控制单元(Engine Control Unit,ECU)调整出最佳空燃比,而减少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量。
传统的含氧感知器可分为加热式及非加热式二种,其差异在于感知器体内有或无装设热电偶加热器。加热式的含氧感知器设计中,可使器体内固态电解型的电极载体快速升温至350℃以上,检知空燃比或含氧浓度的电位讯号。反观非加热式的含氧感知器,只能借助油气或废气温度来逐渐加温电极载体,因此检知含氧浓度电位讯号的反应速度较慢,但仍可在引擎启动一段时间后发挥正常的检知能力。
再者,不论是有或无加热能力的含氧感知器内均必须设一固态电解质型的电极绝缘载体。传统典型的电极绝缘载体是以氧化锆(ZrO2)制程,属于电位式固态电解质型的高温氧气感知器,它被制成单一长状的电极载体,载体内形成有连通至大气的腔槽,且在体内埋设有正、负极的金属引线,并形成有正电极介面与腔槽内的大气接触,以及形成有负电极介面使与废气接触,并在正、负电极介面以及固态电解质型氧化锆载体之间形成电化学反应,并产生电压值,而在单一氧化锆载体中传导,用以检知受测气体的含氧浓度或空燃比值。
整个载体中仅有正、负电极介面位置周边须要借助氧化锆来产生电压值,其他本体部位或传导输出的载体部位,并不一定须要借助氧化锆来作为固态电解质,同时,因为氧化锆原物料的市售价格非常的高昂,但市售的含氧感知器内的电极载体却仅能使用氧化锆制程固态电解质,以至于造成售价刚昂,无法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氧化锆材料强度差,容易断裂损坏,影响使用寿命,有待加以克服及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氧感知器,能够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并且提高整体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氧感知器,包含有:
一绝缘基体,具有一朝上的通孔及处于该通孔下方并相通于通孔的一空气腔槽,该空气腔槽的一端开设有开口连通大气;
一检测载体,封闭设置在绝缘基体的通孔上面,该检测载体的上表面设有负电极介面及其负电极,以接触受测气体,该检测载体的下表面设有正电极介面及其正电极,以接触通孔内的大气;
一防护体,设置于绝缘基体的上表面,该防护体对应于负电极介面设有一透气部位,供受测气体通过;
这样受测气体与大气的彼此含氧量分解成不同电位差,使正、负电极介面经由检测载体传输电压讯号,以检知受测气体的含氧浓度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基体由上层板和下层板压合构成,以分别设置通孔及其相通空气腔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基体为氧化铝片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载体为固态电解质型氧化锆片体,所述正、负电极介面为白金触媒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体为绝缘片体,所述透气部位为多孔透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体为氧化铝片体,所述防护体对应于负电极介面设有一透气部位的结构是:该防护体上设有一开孔,该开孔内设置多孔透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基体下面结合有一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含氧感知器利用氧化铝绝缘基体局部结合氧化锆检测载体的结构,能够缩减制程,并且减少氧化锆材料使用量,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并且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使含氧感知器更经久耐用,并能确保检知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4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仰视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绝缘基体与检测载体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绝缘基体;11——上层板; 12——下层板;
13——通孔; 14——空气腔槽; 15——开口;
2——检测载体;21——正电极介面;22——负电极介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星陶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星陶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0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外科微创手术的带吸引装置的分离钳
- 下一篇:一种玉米须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