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压缩成型茶叶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8943.0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9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蔚明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压缩 成型 茶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压缩成型茶叶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生产和消费茶叶的大国,茶叶干百年来均是以条索状、叶片状、砖块状的形状展现在人们面前。现在的茶叶机加工的工人劳动强度大、工效低、产量少,因而使成型茶成本价格大大增加,也就不能很好开拓市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压缩成型茶叶机,该快速压缩成型茶叶机工人劳动强度小、工效高、产量多。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压缩成型茶叶机,包括支架、支座、固定座、茶叶容器、压板、压盖、第一可控压力顶和第二可控压力顶,所述支架上设有茶叶容器、支座和固定座,所述茶叶容器外侧设有挡块,所述茶叶容器内壁设有突台,所述压盖的一端通过活动轴连接在茶叶容器上,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可控压力顶,所述第二可控压力顶通过活动轴连接在支座上,所述茶叶容器的三个端面上设有孔,孔上设有压板。
所述第一可控压力顶连接压板,推动压板使茶叶压缩在一起。
所述第二可控压力顶连接压盖。
所述压板为弧面形状,增加接触面。
所述压盖设有第二圆弧槽,能够集中压力,快速使茶叶成型。
所述茶叶容器底面设有第一圆弧槽。
所述茶叶容器底部四角为圆角。
由于设有上述结构,该快速压缩成型茶叶机结构简单、工效高,并所成型美观、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压缩成型茶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快速压缩成型茶叶机,包括支架1、支座24、固定座11、茶叶容器2、压板21、压盖8、第一可控压力顶3和第二可控压力顶23,所述支架1上设有茶叶容器2、支座24和固定座11,所述茶叶容器2外侧设有挡块5,所述茶叶容器内壁2设有突台6,所述压盖8的一端通过活动轴4连接在茶叶容器2上,所述固定座11上设有第一可控压力顶3,所述第二可控压力顶23通过活动轴4连接在支座24上,所述茶叶容器2的三个端面上设有孔22,孔22上设有压板21。所述第一可控压力顶3连接压板21,推动压板21使茶叶压缩在一起。所述第二可控压力顶23连接压盖8。所述压板21为弧面形状,增加接触面。所述压盖8设有第二圆弧槽35,能够集中压力,快速使茶叶成型。所述茶叶容器2底面设有第一圆弧槽26。所述茶叶容器2底部四角为圆角。所述第一可控压力顶3和第二可控压力顶23为液压压力顶或汽压压力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炒制好的茶叶放入茶叶容器2里面,再通过第二可控压力顶23推动压盖8向下移动,使压盖8移到一定的位置,然后第一可控压力顶3推动茶叶容器2的三个端面孔上的压板21,从而快速压缩茶叶成型,最后通过第二可控压力顶缩回压盖,取出茶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蔚明,未经林蔚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8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鞋底
- 下一篇:串口信号传输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