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腰椎牵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8347.2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4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卫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圣心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A61H39/04;A61N2/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201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椎 牵引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牵引器。
背景技术
人体有五个腰椎,每一个腰椎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附件组成。椎板内缘成弓形,椎弓与椎体后缘围成椎孔,上下椎孔相连,形成椎管,内有脊髓和神经通过,两个椎体之间的联合部分就是椎间盘。它是由纤维环和髓核两部分组成。髓核位于椎间盘的中央,它是一种富含水分、呈胶冻状的弹性蛋白。在髓核的周围是纤维环,一层层的纤维环把两个椎体连接在一起,并把髓核牢牢地固定在中央。
当椎体承受纵向负载时,髓核用纤维环借其良好的弹性向外周膨胀,以缓冲压力,有减震作用,在行走、弹跳、跑步时防止震荡颅脑。还可以使脊柱有最大的活动度,使人能进行腰部的各方向活动。椎间盘的这种结构,允许椎体间借助髓核的弹性和移动以及纤维环的张力做运动,但是纤维环一旦破损,其间包裹的髓核就会穿过破损的纤维环向外突出,即发生了椎间盘突出(脱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较快,缺乏锻炼,人们的腰椎最容易引起疲劳、病变和疼痛,影响内脏的正常功能。现在市场上相应的医疗器械虽多,但功能较单一,有的只对腰椎起到拱起拉伸作用,有的则只能对脊椎两侧的穴位进行按摩,保健效果不太理想。且结构复杂,自身较重,不便于携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既对腰椎起到索引作用,又同时对腰椎起到磁疗保健作用,且便于携带的腰椎牵引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椎牵引器,由拱形支撑架A、拱形支撑架B及一组平行横梁组成,横梁两端分别固定在拱形支撑架A、拱形支撑架B上,其中:横梁上设有按摩突起。
上述的腰椎牵引器,其中:按摩突起内腔设有磁珠。
上述的腰椎牵引器,其中:拱形支撑架A及拱形支撑架B内侧设有与横梁端部对应的安装槽。
上述的腰椎牵引器,其中:拱形支撑架A及拱形支撑架2分别均匀对应设有三个安装孔,每间隔一个安装槽下设有加强支撑。
上述的腰椎牵引器,其中:横梁内侧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采用拱形支撑架及横梁上设有按摩突起,使得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腰椎生理曲线,能对腰椎起到更好地牵引作用;且拱形支撑架及横梁都采用框架加加强支撑或加强筋的结构,因而在保证牢固的基础上,自重较轻,便于携带。按摩突起内腔设有磁珠,既能牵引又能起到磁疗保健作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人体其它部位如脚底进行按摩。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拱形支撑架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拱形支撑架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视图;
图6为有横梁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C视图;
图8为图6的仰视图。
图中标记:
1、拱形支撑架A;2、拱形支撑架B;3、横梁;4、按摩突起;5、磁珠;6、安装槽;7、安装孔;8、加强支撑;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腰椎牵引器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参见图1-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椎牵引器由拱形支撑架A1、拱形支撑架B2及一组平行横梁3组成,横梁3两端分别固定在拱形支撑架A1、拱形支撑架B2上,其中:横梁3上设有按摩突起4。按摩突起4内腔设有磁珠5。
其中:拱形支撑架A1及拱形支撑架B2内侧设有与横梁3端部对应的安装槽6。为使安装更牢固拱形支撑架A1及拱形支撑架B2分别均匀对应设有三个安装孔7,每间隔一个安装槽6下设有加强支撑8。横梁3内侧设有加强筋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圣心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圣心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83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