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取物器的螺丝批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5986.3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7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仇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5/00 | 分类号: | B25B15/00;B25B23/16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胡龙祥;戴晓翔 |
地址: | 31001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取物器 螺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是一种带取物器的螺丝批。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丝批,通常仅具有对螺丝施加扭矩的作用,不具有取物作用,虽然有螺丝批将接触螺丝的批头设置成磁性以便吸附螺丝,但是当螺丝跌落时,由于批杆的长度有限而难以拾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螺丝批不能取物的缺陷,提供一种带取物器的螺丝批,以便在使用时随时可将取物器伸长用于取物。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带取物器的螺丝批,包括手柄和批杆,所述批杆安置在手柄上向手柄前方延伸,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柄上设置一可收纳在手柄上并向手柄后方延伸的取物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手柄上设置一可收纳在手柄上并向手柄后方延伸的取物器,赋予了螺丝批取物功能;而且由于取物器可收纳在手柄上,不使用时收纳在手柄上,丝毫不影响握持手柄。进一步的,可以利用取物器辅助使用螺丝批对螺丝施加扭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螺丝批将取物器伸出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结构的螺丝批将取物器伸出时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手柄,2a、2b、2c-批杆,3a、3b、3c-批头,4-取物器,5-伸缩杆,6-取物头,7-凹部,8a、8b-批头安置孔,9-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及图6、7所示,该带取物器的螺丝批,包括手柄1和批杆2a,批杆2a固定安置在手柄1上向手柄1前方延伸,批杆2a的前端加工有批头3a,手柄1上设置一可收纳在手柄上并向手柄后方延伸的取物器4。由此赋予螺丝批取物功能,而且由于取物器可收纳在手柄上,不使用时收纳在手柄上,丝毫不影响握持手柄。
如图1、2、3所示,作为取物器可收纳在手柄上并向手柄后方延伸的一个例子,该取物器4包括筒节状伸缩杆5(筒节状伸缩杆5由直径不同的筒节连接而成,直径较小的筒节可在相邻的直径较大的筒节内伸缩,在本实用新型中将最大的一个筒节称为尾节,最小的一个筒节称为首节)和磁性取物头6,伸缩杆5的尾节固定在手柄1内,磁性取物头6安置在伸缩杆5首节的端部。因此,使用时可通过抽拉筒节将收纳在手柄上的伸缩杆5向手柄后方延伸(参见图3),使用后可以将向手柄后方延伸的伸缩杆缩进手柄实现收纳(参见图1、2)。在使用该结构的螺丝批对螺丝施加扭矩时,可以用一个手指顶住取物头,用其它手指快速旋转手柄,提高工作效率,这样的使用方式在拧紧螺丝的初始阶段十分有效。进一步的,取物头6的径向尺寸大于伸缩杆5首节的直径;对取物头6尺寸的限制可便于用手拉出;手柄的后端具有凹部,以便在将取物器收纳在手柄上时,在手柄与取物头之间形成缝隙便于手持取物头将伸缩杆拉长至图3所示状态以便取用物品(如跌落的螺丝等)。
如图6、7所示,作为取物器可收纳在手柄上并向手柄后方延伸的另一个例子,是在手柄1上设置容纳槽9,取物器4包括筒节状伸缩杆5和磁性取物头6,伸缩杆5的尾节可转动的(如通过销轴)连接在容纳槽9内以将取物器4折转收纳入容纳槽内,取物头6安置在伸缩杆5首节的端部。该结构的取物器,使用时先从图6所示状态将伸缩杆5转动180°而指向手柄后方,之后再通过抽拉筒节将伸缩杆5如图7所示向手柄后方延伸。使用后先将各个筒节缩在一起,再将伸缩杆5反向转动180°,即可将向手柄后方延伸的伸缩杆5收纳在手柄上。
所述的磁性取物头6,其磁性可以通过充磁的方式实现,也可以将永磁体固定在该部位实现。
鉴于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两个在手柄上设置可收纳在手柄上并向手柄后方延伸的取物器4的例子清楚完整的说明了实现其发明构思,不涉及批杆的结构,因此,无论何种结构形式的批杆以及批杆与手柄的结合方式(可如图4、5所示的批杆2b、2c前端加工批头安置孔8a、8b,在批头安置孔8a、8b内安置可替换的批头3b、3c,也可将批杆活动安置在手柄上),均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59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