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电波防砸车电动道闸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5958.1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1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万侨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杜启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电波 防砸车 电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防砸车电动道闸。
[背景技术]
我国许多停车场的出入口,已采用智能电动道闸取代落后的手动道闸,对出入的车辆进行高效管理。这种智能电动道闸具有‘车过自动落闸’功能;但在快速落闸时若有车误入杆下,就会砸坏车辆,如有人误入,还会伤人,为此,智能电动道闸需要具备防砸车功能。‘目前,智能电动道闸防砸车功能的实现,依靠在闸杆的正下方安装地感线圈,误入的车辆被地感线圈检出后,通过控制器即刻停闸或闸杆抬起返回,从而防止砸车。
地感线圈一般采用0.5mm2抗老化的聚四氟乙烯高温镀银线,并在闸杆正下方的中间部位用混凝土切割机切出一600mmX1800mm±带倒角的矩形锯缝,再切一引线锯缝至道闸内,锯缝宽度即为锯片厚度约5mm,锯缝深度为5cm左右。将地感线嵌入矩形锯缝5-8匝,线头双绞后嵌入引线锯缝送至闸箱内,再用水泥、沥青或环氧树脂封住锯缝。采用地感线圈作为传感器的方式安装施工量大,维修不便,增加了施工和维护成本。地感线圈作为传感器的另一个缺点是,可以检测到车的进入,但检测不到人的误入,所以很容易伤到误入的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施工量小,维修方便,施工和维护成本低,而且不易伤人的压力电波防砸车电动道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电波防砸车电动道闸,包括闸杆和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闸杆驱动电动机、电动机正转继电器、电动机反转继电器、压力电波检测开关和安装在闸杆下部的条形压力电波气囊,所述的压力电波检测开关安装在条形压力电波气囊上,所述压力电波检测开关的信号输出端接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电波防砸车电动道闸,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电波固定槽,所述的条形压力电波气囊通过压力电波固定槽安装在闸杆下部。
本实用新型压力电波防砸车电动道闸采用压力电波检测开关和安装在闸杆下部的条形压力电波气囊作为车或人误入的传感器,当闸杆有车或人阻挡闸杆下行,压力电波气囊承受的压力超过预定值时,则压力电波检测开关将输出控制信号到微处理器,控制电动机停止运转后再反转,带动闸杆先停止下行后再开到位,实现闸杆防砸车功能。压力电波气囊价格低,安装方便,不用开挖路面,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道闸安全性能好,安装施工量小,维修方便,施工和维护成本都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力电波防砸车电动道闸实施例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压力电波防砸车电动道闸包括闸杆和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闸杆驱动电动机、电动机正转继电器、电动机反转继电器、压力电波检测开关和条形压力电波气囊,条形压力电波气囊通过压力电波固定槽安装在闸杆下部,压力电波检测开关安装在条形压力电波气囊上,所述压力电波检测开关的信号输出端接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压力电波部件的型号可以DSJ-HWDS采用。
本实施例压力电波防砸车电动道闸采用压力电波检测开关和安装在闸杆下部的条形压力电波气囊作为车或人误入的传感器,当闸杆有车或人阻挡闸杆下行,条形压力电波气囊受到挤压,气囊内被压缩的空气推动压力电波检测开关接通,产生微处理器的触发信号,微处理器通过继电器控制电动机停止运转后再反转,带动闸杆先停止下行后再开到位,实现闸杆防砸车功能。压力电波气囊价格低,安装方便,不用开挖路面,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道闸安全性能好,安装施工量小,维修方便,施工和维护成本都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万侨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万侨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59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鞍式八字形网笼沙障
- 下一篇:可移动过街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