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语音按摩药枕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5301.5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8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蒋国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国跃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M21/02;A61M37/00;A47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按摩 药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器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有助于人体睡眠健康的集电子语音导眠、机械穴位按摩、中草药枕助眠于一体的保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克服睡眠障碍的技术很多,但由于造成睡眠障碍的原因极其复杂,至今未能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在现有技术中,都只能在某些人群,或某种程度上缓解症状,有的技术(如药物、电疗等)还可能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时下兴起的音乐枕、药枕、按摩枕等保健器具虽然没有副作用,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体睡眠,然而均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设计理念、技术工艺、使用功效等方面,都不完善和稳定,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更有效地克服睡眠障碍,本实用新型综合了中医经络学和西医心理学原理,将语音导眠、穴位按摩、药枕助眠的技术进行组合与改进,提供了一种简便、舒适、实用的保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塑料外壳中,一个微电子音频处理器,一个按摩器,一个步进电机,通过导线与一个微电子开关控制器相连接,一起安装在一个充填有中草药枕芯的药枕中,由一个外置电源适配器低压供电。两个微型减速电机被分别安装在一个金属支架底面的两端,并在减速电机轴上各自固定了顶点偏离轴心的塑胶按摩头,由此构成一个按摩器,在位于该金属支架中部下方的塑料外壳底座上,安装了一台带偏心轴的微型步进电机,轴上固定一个偏心轮,当偏心轮旋至高位时,步进电机暂时停机,偏心轮托起金属支架,使其两端的按摩头直接顶住人体后颈部的两个经外奇穴——“安眠穴”进行旋转按摩,当按摩结束后,步进电机重新启动,偏心轮旋至低位,步进电机停机,金属支架靠连接在塑料外壳底部的弹簧牵引,带动整个按摩器自动下降。微电子音频处理器中存储着有助于放松情绪、诱导睡眠的语言和背景音乐,外接两个微型扬声器。微电子开关控制器根据预先编入的程序,对所有用电部件的运行实行自动控制。微电子音频处理器、微电子开关控制器、步进电机、按摩器及弹簧均安装在一个类似肥皂盒大小的塑料外壳内,外壳上面再垫一层1-2厘米的海綿,然后将其安放在一个充填有宁心静气功效的中草药(如决明子)枕芯的药枕底部,两个微型扬声器安放在枕芯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语音导眠、穴位按摩、药枕助眠三大功能的有机组合,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失眠者克服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同时,按摩头工作完毕后自动下降,不影响药枕的舒适度,使用者可以一直枕着药枕直至入眠,避免因关机、换枕等动作而重新使脑神经进入兴奋。整个装置功能多,但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工作时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停机时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1.电源适配器,2.微电子开关控制器,3、4.减速电机,5.步进电机,6.微电子音频处理器,7、8.扬声器,9、10.按摩头,11、12.弹簧,13.金属支架,14.塑料外壳,15.偏心轮,16.中草药枕芯,17.海绵垫,18.枕套。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电源适配器(1)输出的电能,通过微电子开关控制器(2),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对减速电机(3)、(4),步进电机(5),微电子音频处理器(6)的运行实行自动开关控制。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上电后步进电机(5)的偏心轮(15)旋转,并带动由减速电机(3)、(4)和按摩头(9)、(10)及金属支架(13)构成的按摩器上行,偏心轮旋转至最高位时步进电机自动停机固定。按摩头由减速电机带动,对安眠穴进行旋转式按摩。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在设定的时间点减速电机(3)、(4)自动停机,按摩停止,步进电机(5)重新启动,偏心轮(15)旋转至最低位时步进电机自动停机固定,按摩器在弹簧(11)、(12)的牵引下自动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国跃,未经蒋国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53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