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板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02856.4 | 申请日: | 201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1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木廷;汤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14 | 分类号: | B21D5/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板弯曲设备,尤其是指一种卷板机。
背景技术
常见的用于将金属板加工成圆筒状部件的卷板机多为三辊卷板机,其包括有两并列设置的下压辊及一设于所述两下压辊中央对称上方处的上压辊,上压辊在一升降装置的驱动下可做垂直升降运动,而下压辊则在一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可做旋转运动,藉由上压辊的下压及下压辊的旋转,使进入上、下压辊间的金属板被反复弯曲,而卷制成圆筒状部件。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7年5月2日授权公告的第CN2894884号实用新型专利即公开了一种三辊卷板机,再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9年9月30日授权公告的第CN201316752号实用新型专利则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加工带有折边的金属板的卷板机。上述各种类型的卷板机,其结构虽不尽相同,但均采用三根压辊(包括两下压辊及一上压辊)的结构,这使得卷板机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圆筒的卷制为通过三压辊的配合作用而完成,其进料和出料都较为繁杂、不顺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卷板机所存在的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卷板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卷板机所存在的出料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出料的卷板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卷板机,包括有一机架、一动力装置、一下压辊装置、一上压辊装置及一升降装置,其中,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之上,其包括有一电机及一与所述电机联接的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第一齿轮;所述下压辊装置包括有一下压辊,所述下压辊通过一轴承座而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之上,其辊轮外包有一弹性层,而其辊轴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及一第三齿轮;所述上压辊装置设置于所述下压辊装置的上方处,其包括有一上压辊支座,所述上压辊支座上以可旋转方式设置有一上压辊,所述上压辊的一端处设置有一可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上压辊装置的上方处,其包括有一支板,于所述支板上垂直设置有一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处固定有一压座,所述压座的下端固定有一滑动联接板,所述滑动联接板与所述上压辊支座固定联接,而可驱动所述上压辊相对于所述下压辊垂直升降。
上述卷板机中,所述上压辊支座处水平设置一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一水平设置的推拉杆,所述推拉杆通过一联接板而与所述上压辊联接,所述上压辊支座对应于所述上压辊处形成有穿孔,所述上压辊可在所述推拉杆的作用下进出所述穿孔。
上述卷板机中,所述穿孔的直径大于所述上压辊的外直径,而小于卷制成的圆筒状部件的外直径。
上述卷板机中,所述弹性层为聚氨酯橡胶弹性层。
上述卷板机中,所述下压辊的前方处设置有一用于将待加工的金属板送至所述下压辊的辊轮与所述上压辊之间的送料装置。
上述卷板机中,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有一其出口对应于所述下压辊的辊轮上方处的送料轨道及一设置于所述送料轨道前端处的扳手。
上述卷板机中,位于所述下压辊的后方处设置有一下料道,其包括有一倾斜设置的下料板,自所述下料板的末端向上延伸形成有一挡缘。
上述卷板机中,所述卷板机还包括有一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包括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三气缸及一联接于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的增压块,所述增压块上形成有一滑槽,所述滑槽收纳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而使得所述增压块可置于所述压座之上,所述增压块的下表面为一斜面,而所述压座的上表面为匹配于所述增压块的下表面的斜面。
上述卷板机中,所述增压块的前端处设置有一限位座。
上述卷板机中,对应于所述滑动联接板的四个角落处设置有四根滑柱,四根滑柱穿设于所述滑动联接板。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卷板机,其设置一外包有弹性层的下压辊及一上压辊,藉由该弹性层因受压而在其内部产生分布均匀、强度较高的连续反压应力,迫使金属板与上压辊贴紧,从而将金属板卷制成圆筒状部件,相比于传统的三辊式卷板机,本实用新型使用上、下两压辊即可完成金属板的卷制,简化了卷板机的结构,降低其制造成本且便于维修。
进一步地,卷板机的上压辊设置于一上压辊支座之上,并通过一联接板而与一推拉杆联接,并在该推拉杆的作用可自形成于该上压辊支座上的穿孔进出,而该穿孔直径设计为大于上压辊的外直径,而小于卷制成的圆筒状部件的外直径,这样,当金属板于该上压辊卷制成圆筒状部件后,推拉杆带动上压辊退出该穿孔,藉由该穿孔边缘的阻挡作用,使得该圆筒状部件自该上压辊上脱落,从而使得加工完成后的产品的出料非常简便、顺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东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28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螺旋叶片拉伸机组
- 下一篇:锌锅用热电偶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