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降调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1658.6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7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洪世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古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9/02 | 分类号: | A47B9/02;A47B9/12;A47C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刘昌荣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调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如床板、桌子等,通常高度是固定的,目前有些产品已考虑到可调整床板或桌子高度的升降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该结构虽然能够达到由一高度下降到与底座等高的位置,但其结构的设计不良,制造过程中无法控制两端垂直柱体的平行度,且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横向连接的上连接杆,必然会发生弯曲变形,而使升降结构两端垂直柱体的受力不平均,原因分别是:
1、制造过程中,升降结构两端垂直柱体,分别是以焊接或直接面对面的锁结方式完成,这种结合方式误差大,具有垂直度不容易掌握的缺点。
2、主要推出升起的螺帽管顶抵升降座,两侧再延伸出上连接杆,并往斜下方拉设补强杆于下连接杆,所有顶抵力道及于中央螺帽管直线上,补强杆的效果不大,使用一段时间后,螺帽管顶抵的升降座会发生凸出变形,而最上方两侧结合的上连接杆承受压力最大,也会因此变形。
当两端垂直柱体不呈水平以及上连接杆发生变形时,两端无法进行等距的升降,就会发生卡死而无法顺利升降的情形。虽然利用更厚的管体或杆体制造,会减少结构变形的情形发生,但材料成本会相对增加许多,且整个结构体的重量会被大幅的增加,造成运输成本增加及搬运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升降调整结构,它可以调节家具的高度,且操作方便、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调整结构,包括:
一基座,具有两侧,一侧定义为上侧,另一侧定义为下侧,在该基座上侧两端对称设有二凹槽,其中一凹槽定义为左凹槽,另一凹槽定义为右凹槽,该左、右凹槽底面分别设有一螺孔配合一螺丝使用,且该基座在左、右凹槽之间设有二对称支架,该支架分别设有一左定滑轮及一右定滑轮,该左、右定滑轮外分别设有一外盖;
二升降管组,分别由一内套管、一外套管及一滑管构成,其中,二内套管一端设有一螺孔,分别容置于左、右凹槽中,基座与内套管的螺孔相配合,并以螺丝锁结;二外套管,分别一端套设在二内套管外部,另一端成形有一螺孔;二滑管,分别套设在二外套管外,且该二滑管相对内侧分别设有一左固定件及一右固定件;
一横杆,具有两侧,一侧定义为上侧,另一侧定义为下侧,在该横杆下侧两端对称设有二容槽,其中一容槽定义为左容槽,另一容槽定义为右容槽,该左、右容槽底面设有一螺孔配合一螺丝使用,二外套管设有螺孔的一端容置在左、右容槽中,横杆与外套管的螺孔相配合并以螺丝锁结;横杆还有一左滑轮、一右滑轮及一连结杆,该左、右滑轮对称设于横杆的二容槽之间并分别设有外盖;该连结杆成形有两均力部及一贯孔,该两均力部对应设在横杆下侧,且贯孔设于二均力部之间;
一拉绳,两端分别固设在二滑管相对内侧的左、右固定件,该拉绳一端与左固定件固设后,往上拉设经过横杆的左滑轮,接着往下延伸依序穿设基座的左、右定滑轮,再往上拉设经过横杆的右滑轮,最后往下拉设与右固定件固设;该拉绳设有二安全挡件及一个微调结构,该安全挡件固结位于左、右定滑轮之间的拉绳段两端;该微调结构设于前述拉绳段上,由一定位件及一调整件构成,该定位件一端固结于拉绳,另一端成形有一锁孔,该调整件具有一头部及一身部,头部固结于拉绳,身部周壁具有螺纹并容置于锁孔;
一驱动装置,由一驱动件和一升降杆构成,该驱动件设于基座上侧中央,且其上侧成形有一固定管,该固定管穿设在连结杆的贯孔内,升降杆一端设于横杆中央下侧,另一端容置于固定管内。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含一马达,该马达与驱动件连结,用来使驱动件带动升降杆上升或下降。
所述基座下侧两端开设有二组设槽,该组设槽底面设有一用于配合二轮组使用的组设孔,该轮组具有一锁结柱,并通过该锁结柱与组设孔锁设结合。
所述二滑管设有一挂座,用于二升降调整结构与一载板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调整结构,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驱动装置往上推抵横杆时,升降杆与连结杆对横杆中央和两端同时施力,防止了升降调整结构各处发生非预期的变形,从而能够保持升降调整结构两端的等高与同步动作。
2、升降管组上的挂座与载板连结配合使用,可以让使用者轻易地操作载板升降,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3、拉绳设有安全挡件和微调结构,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升降结构的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古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古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16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